■油轮市场下行趋势或将到头
希腊油轮船东查科斯能源海运(Tsakos Energy Navigation,TEN)发布减亏三季报,与此同时,公司本期租船成交异常活跃。公司首席运营官George Saroglou预言,受油轮运力紧缩、全球油品需求持续升温支撑,油轮市场的冬天已经过去,春天不会太远。
查科斯董事长Nikolas Tsakos也发表乐观言论称:“我们正走出最黑暗长夜。”尽管如此,该油轮船东仍将公司股票每股季度红利削减至0.05美元。Tsakos透露,公司计划加大对液化天然气船和穿梭油轮领域的投资。
查科斯三季报业绩之所以能够止跌回稳与其营收同比大增不无关系。本期,公司油轮利用率触及98%,这对于当下的油轮市场来说是非常之高。三季度公司两艘超大型油轮正在闲置待售中,船队其它运力全部投入运营,且都有盈利。
受益于除苏伊士型油轮以外的所有船型油轮运价同比皆有所改善,公司净收入同比大增15.5%,录得6420万美元。然而,相较公司旗下唯一一艘LNG船与BG签下的多年租约所取得的租金收入而言,苏伊士型油轮因运价走低所造成的收入减少可谓“毛毛雨”。
公司三季度净亏损1040万美元,与去年同期巨亏2410万美元相比,减亏一半还多。每股亏损0.18美元,以一美分的少亏优势击败了市场分析师此前给出的预测。
今年前9个月,查科斯营业收入大增159%,净利润提升24%。从年初至今,查科斯已经签下9份租船合同,租金收入至少有2.2亿美元,运力口衔租约平均租期2.4年。
查科斯预测称,鉴于油轮运价有缓慢走出低谷迹象,四季度市场触底反弹可期,行业可持续性复苏或将来临。目前,新船订单继续“瘦身”,因此供需状况将有助于市场雄起。
另外,公司债务可控可偿,这一平衡状态料将保持下去。
■液体石油明年起征消费税增强两桶油垄断
近日,国税总局发布石油炼化环节消费税征缴新政,将征缴范围扩大至所有液态石化产品,并从明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业内人士认为,此举将地方炼厂生产的所有液体油品(国标沥青除外)均纳入消费税征收范围,并以石脑油1元/升或燃料油0.8元/升的税率进行征收,将大幅提高调和油的生产成本,调和油价格优势丧失,市场或将面临洗牌。同时,生产调和油的地炼以及贸易商的利润将萎缩,“正规军”成品油的市场份额将扩大,从而可能导致两大油企在成品油供应上的“垄断”地位进一步加强。数据显示,以山东芳烃汽油为例,征收消费税后其价格将增加1369-1389元/吨。而按照华北地区调和国三93#汽油方案,芳烃汽油的添加比例一般在30%左右。增收消费税后,华北地区调和国三93#汽油的成本将增加约410.3-416.3元/吨,调和汽油的价格优势将大打折扣。具体到调和油产业链上的各个产品,业内人士认为,石脑油、MTBE、芳构化汽油等产品所受冲击较大。分析人士表示,目前市场上流通的石脑油资源中有85%以上用于调和,且多走化工产品的税票形式。新政出台后,非化工用石脑油的消费税征收将更加规范,从而将提升石脑油的出厂价,用于作为调和油原料的石脑油资源供应将受到波及。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新政的出台,意味着调和油市场所有原料均将征收消费税,调和油市场利润将大幅下降,市场规模也将萎缩。因此,该产业链上的生产厂商、贸易商都将受到不同程度的冲击,整个成品油市场也将面临洗牌的可能。而对调和油贸易商而言,调和油品价格的提高也将压缩其利润空间。据了解,为减免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已有不少调油商表示,届时可能将调整调和原料的采购,逐步转向以国标原料采购为主。不过,调和油市场的萎缩对于成品油市场而言,或许意味着“正规军”成品油的市场占有率将大幅增加。业内人士指出,这或许将使两大集团在成品油供应上的“垄断”地位更加牢固。
■油轮巨头Overseas Shipholding申请破产保护
全球第二大独立油轮运营商Overseas Shipholding Group Inc (OSG)周三宣布,在与债权人的谈判陷入僵持状态后,已被迫申请破产保护。
受此消息影响,Overseas股价周三盘前暴跌61%。不过,该公司表示,有足够的现金维持正常运营,并且不需要破产保护融资。
该公司上月已警告称,可能会申请破产保护,并且表示,由于发现一个税务问题,可能不得不重述过去至少三年的业绩。
在明年二月一笔15亿美元的循环贷款到期之前,该公司一直在努力填补3亿美元的资金缺口,并已安排了一笔9亿美元的替代额度。
截至周二,Overseas的市值已降至3493万美元。根据汤森路透的数据,截至6月底,该公司拥有2.27亿美元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该公司在周三提交的破产申请中表示,截至6月底的资产总额为41.5亿美元,负债为26.7亿美元。
疲软的运费和高昂的燃料成本已迫使多家航运公司进行破产重组,包括挪威上市的Frontline,意大利的Deiulemar Shipping,印尼的Berlian Laju Tanker,以及日本的三光汽船(Sanko Steamship)。
■外籍油轮长江口排污被海事空巡飞机抓现形
近日,一艘外籍油轮在上海长江口水域偷偷排污,在面对海事执法人员的登船检查时,试图否认。海事执法人员列举海事空巡飞机所拍照片及AIS 显示该船在临海基线内排物的证据,外轮船长不得不承认违规排放1.4 吨焦碳类污物的事实。
11 月3 日上午,上海海事局空巡飞机在例行巡视长江口2 号锚地水域时,发现一艘锚泊船船尾的海面上有黑色漂浮物,目测估算是长600 米宽40 米左右的油污带。海事飞机立即调整飞机高度和角度,观察周边过往船舶情况,发现黑色漂浮物来自一艘名为“DD FIDELITY”的外轮,在近距离仔细核查时,发现该船左舷后也沾染黑色漂浮物,执法人员立即对现场进行了多角度拍照取证,并通过智能导航仪显示的AIS 信息,确认了该船船名和位置。
海事空巡飞机返回基地后,海事空巡队员立即将此信息通报上海海事局吴淞船舶交通管控中心(VTS)。
由于事发当天天气情况恶劣,长江口风浪达8 级,吴淞海事处执法人员在组织过往船舶有序进港后也暂停巡逻。11 月5 日,海事执法人员在鸡骨礁水域拦截该船继续调查排污情况,外轮船员意图否认排污事实。海事执法人员举证了海事空巡飞机所拍的照片,并比对 AIS 显示排污位置在领海基线以内,外轮船长不得不承认违法排放1.4 吨主要成分为焦碳的船舱残余物的事实。
■英石油公司将向美付45 亿美元解决漏油事故
英国石油公司 15 日宣布,该公司已经同意在今后数年向美方支付45 亿多美元,用来解决该公司因2010 年墨西哥湾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及漏油事故造成的部分相关问题。
英国石油公司在当天传给新华社的一份声明中表示,该公司已经同意今后5 年向美国政府支付40 亿美元,用来解决此次事故所引发的针对该公司的所有刑事指控。与此同时,该公司还同意在今后3 年支付5.25 亿美元,用来解决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对它的所有指控。
作为英国石油公司与美国政府达成协议的一部分,英国石油公司还同意美方对其提出的11 项渎职或过失指控,这涉及2010 年石油钻井平台爆炸导致11 名工人死亡。此外,英国石油公司还对美方提出的污染清洁水、影响迁徙鸟类及阻止美国国会相关调查的指控表示认罪。
英国石油公司表示,他们现在将主要解决其他悬而未决的问题,包括美方对其污染清洁水的罚款,这有可能使英国石油公司再多付出数亿美元。在英国石油公司与美方15 日达成的解决方案中并未涉及这一事项。
■2013年对VLCC而言仍将困难
根据Lloyd’s List Intelligence(LLI)10月初的统计,目前全球有250艘VLCC船龄等于或低于4年,另有290艘VLCC船龄在5至15年之间,上述两类船舶总计占VLCC现有运力的95%。投行DNB Market分析师预计2013年VLCC运力将增长4%,这将使船舶利用率继续下滑,船东2013年仍将面临困难。很多船东在船舶面临第四次特别船舶检查时,因入坞费用高昂而选择将船舶出售拆解。
在日前发布的题为“百年风暴”(The 100-Year Storm)的VLCC油轮市场展望报告中,德国交通信贷银行(DVB)表示,已经基于租家的租船偏好和贷款条款,将VLCC的商业使用寿命从25年下调至近15年。DVB以银行提供100%的融资、期限15年、年利率6%、运营前三年日均运营支出为1万美元/天为条件,对2008年以1.545亿美元订造,2011年交付的VLCC进行了案例分析。结论是:2011年这样一艘船的盈亏平衡运价为63957美元/天,2012年为62252美元/天,2013年为60179美元/天,未来15年平均盈亏平衡运价为54286美元/天。DVB认为,尽管通常银行不会提供100%的融资,且贷款条件也各不相同,但2011年至2013年,期租运价水平在2万美元/天上下徘徊,该案例足以说明VLCC市场的困难程度。
■国务院批复八省份海洋功能区划
日前国务院集中公布了对天津、河北、辽宁、江苏、浙江、福建、山东、广西八省份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的批复。从各省份获批的区划中可以看出,能源矿产资源成为海洋开发的重点,海洋油气开采及与海洋资源联系紧密的化工产业有望获得大发展。而各省份区划的集中获批,显示出国家对海洋资源开发的战略布局。浙江省沿海大陆架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河北省沿海的油气资源尤其丰富,是渤海油田、冀东油田、大港油田的主要勘采区,已探明石油储量10亿吨,天然气储量134亿立方米。山东省的海洋油气已探明储量达到23.8亿吨,海上风能、地热资源、潮汐能、波浪能等海洋新能源开发潜力巨大,盐化工等产业发展基础好。
■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达57%
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4日发布《中国的能源政策》白皮书称,近年来,中国能源对外依存度上升较快,其中石油对外依存度从本世纪初的32%上升至目前的57%。此次白皮书指出,中国石油海上运输安全风险加大,跨境油气管道安全运行问题不容忽视。国际能源市场价格波动增加了保障国内能源供应难度。中国能源储备规模较小,应急能力相对较弱,能源安全形势严峻。
■马士基闲置2艘VLCC
马士基油轮日前表示,由于市场供给严重过剩,公司正将两艘VLCC油轮闲置。据悉,这两艘VLCC分别建于2007年和2006年,将在文莱湾抛锚闲置,估计至少持续一年。据悉,马士基的这两条船是目前市场上唯一闲置的双壳VLCC。今年第三季度,马士基油轮出现巨额亏损。目前市场进入传统冬季旺季,VLCC的即期市场租价才通过慢速航行刚刚突破3万美金。市场人士分析,在持续一个月的旺季期间,VLCC的即期租金将最高攀升至4万美金一天。
■多家航运企业卖船补充现金流
2012年11月26日 航运业遇冷,企业们不得不断臂求生。继中海集运、中海海盛之后,又一航运企业选择出售资产。昨日晚间,中昌海运发布公告称,其全资子公司舟山中昌海运拟以4500万元将其持有的中昌28号船转让给上海镇鳌贸易有限责任公司。
据中昌海运介绍说,此次出售中昌28号船,是为优化船队结构,在经济性及安全、节能和环保等方面争取更多优势,提高公司运营效率。
在此之前,国内最大的集装箱运输公司中海集运就宣布,以3.586亿美元出售部分自有集装箱(3-6年箱龄),并也坦言,此次出售是为增加公司现金流,改善财务状况,预计交易净利1.12亿美元。
紧随其后,中海海盛全资子公司中海海盛香港船务有限公司以合计206.442万美元将其“金海洋”轮和“金海潼”轮两艘化学品船作为废钢船出售。对此,中海海盛表示,这两艘船已连续多年拖累公司业绩,尤其在当前严峻的市场形势下。加之两船船况极差,危险系数高,按二手船出售未能找到买主,公司不得不按废钢船出售。
在目前经济环境不佳、航运业陷入低谷的背景下,业内企业抛售资产获取短期资金的意图十分明显。今年前三季度,上述三家航运企业出现集体亏损,其中,中海集运净亏损2.90亿元,中海海盛净亏损1.71亿元,中昌海运净亏损5058.24万元。
“行业回暖无望,企业在行业颓势短期难以好转的情况下,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筹集资金。”有专家分析称。
另悉,国内另外两大航运企业中国远洋和中海发展均选择通过发行债券补充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