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征文刊载:
周景文:我看见一群人
张诗强:最佳搭档——大管轮张远山
我看见一群人
公司正在组织“奋进中的油运人”征文活动,船舶广大员工积极参与此项活动,不时有文章见诸报端,通过他们的文章,一个个鲜活可敬的人物来到我们的面前。
此时,我也想通过自己的文章来展现他们中某个人的形象,闭目双眼,才发现脑海中竟是一群人的形象。他们有尽心尽责的船长张福寿、薛宝国、张勇、倪晓明、傅中炎,有业务精湛的轮机长伏国良、吴建、潘小武、聂春子、余庭平等,有吃苦耐劳的水手长、机工长徐春荣、胡慧勇、石勇,还有一些知道名字和不知道名字的水手、机工兄弟们。他们个个都是一篇精彩的文章,他们的工作、生活中可以捡拾的素材太多太多,如果我把这些代表人物全部写进文章,可以装订成册,堪比《辞海》。写他们中的某个人不足以体现他们的风采,所以我将他们人为分工,使他们中的代表上了这样一条船,一条即将出厂的新船。这不,一群人提着行李上船了。
为了能在有限的时间里将船顺利接出厂,投入营运,创造效益,接出水平,接出风格,以船长、轮机长为代表的这一群船员弟兄与船厂工人密切配合、打成一片,上驾驶台、下机舱、爬货舱、钻压载舱,清点物料、查验证书、测试设备、解决遗留问题,不放过任何细微缺陷。白天一身汗水,晚上还要加班加点整理公开问题,从没想到安排一天休息,让自己放松、调剂一下。在大家的辛勤努力下,船舶顺利离开船厂码头投入了营运。
船舶航行的时间并不代表是大家暂且放松的时间,相反,事情会更多。
为确保航行安全,抽调水手到驾驶台值班,甲板上、泵舱里所剩的人员不足5人。凌乱的物料堆积在仓库里,满头汗水的大副、水手长、水手兄弟正在分类、上架、摆放。
菜库里各种各样的蔬菜,肉库里的猪牛羊肉急需人员整理,大厨利用晚餐后的休息时间,与服务员一道忙完了菜库忙肉库。
服务员特地每天比平时早起一个小时,对餐厅、吸烟室、走廊进行拖洗、擦抹、打蜡,平时更是细心,清洗沙发罩、清洁天花板,让生活区更加整洁明亮。
机舱里同样忙得热火朝天,大管轮领着两个机工逐层清洁平台地板、机器设备、管线阀门,之后油漆标识。机工长正用供船的破布擦着脸上的汗水,主机、电机的运转带来的高温加上长时间的体力劳动,连体工作服早已湿透。望着自己亲手码放的整齐物料、备件,一边擦汗,一边嘿嘿地笑着。
船长、轮机长也没闲着,在保证航行安全、机器运转安全的前提下,两人不太大的会客厅里摆满了图纸、手册、证书,正在忙着整理,分类保存。
大家的辛勤努力没有白费,看,甲板上的马克标识鲜亮醒目,机舱平台绿色油漆能照出人影,轮驾两部的仓库里整齐地摆放着物料、工具,房间文件柜里一本本体系台帐,像一个个士兵,整齐划一,让人赏心悦目。
在大家的精心准备、细致工作下,短短5天的时间,该轮顺利通过国际大石油公司的检查,获得该公司的市场准入资格。船员们没有骄傲,没有放松,更多的任务还在等待着他们。
此时,印度洋的季风期已过,索马里武装海盗抓住这个天赐良机,遍布整个北印度洋、亚丁湾,搜索、寻找他们的“猎物”,给航经此水域的船舶带来很大的压力。甲板两舷栏杆上安放了带倒刺的钢丝网,从前至后,排放了数量众多的消防水龙带。大家还自制了能割断绳索的长刀,不厌其烦地进行防海盗演练,精心分工,实行组长负责制,确保每组组员的安全。
进入海盗袭击高风险区域,船长直接吃住在驾驶台,以便及时采取应急措施;防海盗值班小组基本都是和衣睡在沙发上,多少个不眠之夜,船员弟兄们就这么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多次有效地阻击了海盗的袭击计划。
曾经有位船长,让我记忆深刻,他正驾驭着船舶航行在亚丁湾水域,没有海军护航,海盗船轮番追击,两天一夜没合眼。这天夜里,一切都显得那么平静,几个小时了,雷达上,望远镜里没有发现海盗的影子,神经稍一放松,便有了困意,实在是困了。船长披着大衣躺在驾驶台的沙发上,嘱咐大副认真观察周围海域,一有情况,立即通知他。
凌晨5点,天边泛出鱼肚白,雷达上显示右前方5海里外有一物标尾迹变长,向我轮右舷船首驶来,不敢确定是不是海盗船,用望远镜搜索,由于天色较暗的原因,没有发现目标。大副没有放松警惕,提醒甲板值班人员密切注意船首右舷,增派一名瞭望人员到驾驶台右舷,发现目标立即启动防海盗应急行动。的确是“黎明前的黑暗”,当驾驶台右舷瞭望人员发现海盗船时,海盗船已到驾驶台右正横,距离船舶仅200米。“有海盗!”,随着一声高呼,船舶拉响了警报。正披着大衣,和衣而睡的船长腾地从沙发上弹起来,赤着脚跑到控制台位置,吩咐大副立即到现场指挥,阻击海盗。船舶其他人员准备充分,行动迅速,海盗的投机行动以失败而告终。之后,船舶遭遇了很多类似的险情均一一化解。后来很多航经该水域的公司船舶多次挫败海盗的阴谋,树立了一个个不畏艰险,机智勇敢的油运船员形象,增强了大家防范海盗的信心,确保了人、船、货安全。
如果说来自于海盗的压力是一种有形压力,货物方面的压力则是无形的。面对持续低迷的航运市场的冲击、船多货少的实际影响,如何摆正船舶的位置,为货主提供优质的服务,成为公司、船舶共同面对的新课题。“有困难,解决困难,没困难,力求做到完美。”实际操作中的确如此。船舶为了多装一桶货,精确地计算燃油的消耗、海水密度的影响、压载水的排放、配载仪的精度,尽最大努力满足租家“近乎苛刻”的航次指令要求。多少船舶、多少航次、无数次的配载,反复比较,一次次交给租家满意的答卷,得到租家的肯定和赞扬。此时,油运人仍没有骄傲,他们说这是他们应该做的,也是必须做的,更是能做好的。
货物方面的安全保证了,航行安全自始至终摆在船舶各项工作的首位。合理设计航线、精确计算潮汐、充分利用潮流。从进马六甲海峡一拓滩之前开始,到出新加坡海峡外的东滩结束,船长24小时坚守在驾驶台,从没说过累苦困。是他们的责任心支撑着他们永远充满活力的精气神,一次次规避了瞬息万变的风险,保证了人员、船舶的安全,将货完完整整地交到货主手中。这是他们的使命,更是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为他们敬业精神致敬!
航行、货物、防海盗这些外在的安全保证了,机器设备这个内在安全是这一切安全的前提,他们是互助互补、相互依存的关系。为了排除机器设备故障,查资料、翻图纸;为了一次小小的技术革新,不分昼夜地研究实验。多少次主机、电机吊缸,忘记了吃饭休息。我知道你们是为了谁,尽管汗水早已湿透了衣背,他们是为了公司的目标能够早日实现,再苦再累也值得。
所有的他们是我曾经或现在的同事,是我的兄弟,是我们油运人,是“奋进中的油运人”!他们的形象如此清晰,在脑海中烙印得如此深刻。在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个个鲜活地呈现在电脑的屏幕上不断前行的字里行间中。我看见船长正在指挥船舶顺利通过新加坡海峡;我看见轮机长正在组织弟兄们进行主机吊缸;我看见大副一遍遍推敲无数次的积载计划;我看见大管轮挥汗如雨地进行着检修;我看见水手长黝黑的脸庞上坚毅的神情;我看见水手、机工兄弟们不时忙碌的身影……我为他们而骄傲,为他们而自豪,因为我也是他们中的一份子。(周景文)
最佳搭档——大管轮张传山
2012年4月,长航成功轮轮机长休假,接班的外聘轮机长上船。鉴于实习大管轮实习不到一个月,尚不能顶岗,大管轮张传山又一次推迟了休假,这已是张大管轮本租期内共事的第四任轮机长了。每有新任轮机长上船接班,听说张传山大管轮在船,无不要求或希望张大管能在船再干两个月。因为有张大管在船,对轮机部的日常管理、维护保养轮机长可以做到放心无忧了。张大管业务精、负责任、肯吃苦、好脾气,在长航油运船员中赢得了很好的口碑和知名度。本船前三任轮机长称其为每个轮机长都想要、都信任的最佳搭档。
肯负责的人
对工作认真负责。张大管轮有一个习惯,就是每天上午4-8值班,下班后不休息,一直继续工作到吃中午饭。上午08:00准时召集轮机部晨会,安排当天的工作,布置安全措施。晨会结束后,他一定会选择一项相对困难和繁重的任务跟班劳动。问他上午不觉得困吗,他只是简单平常地回答:“习惯了!”对设备安全负责。大管轮负责船舶主机动力系统,是船舶设备重中之重。在他手中,真正做到了勤检查、勤维护,及时发现和处理存在的设备隐患,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转。4月5日上午,船到目的港韩国DEASAN,在锚地抛锚等泊位。张大管按惯例亲自钻主机扫气箱清渣检查。当他检查到第6号缸时,手摸第一道活塞环有松动的感觉,初步判断可能是活塞环断裂。随后经轮机长进一步检查确认为6号缸第一道活塞环断裂。轮机部当天即组织进行了主机吊缸,更换活塞环,从而避免了重大险情和事故的发生。敢于负责,勇于担当的可贵品质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困难面前有我
2月4日,长航成功轮从陈山开往上海金山受载。因码头吃水限制需更改船舶载重线。由于船舶出厂时没有配备吊篮,给更改载重线工作带来了困难。张传山大管轮得知后,主动提出马上自己制作,保证当天做好,不耽误第二天到港抛锚更改载重线工作。下班后,他立即设计、准备材料。以大管轮和机匠长两个人为主进行放样、切割、烧焊、安装,中午不休息,推迟吃晚饭直到完工。燃油自清滤器滤需定期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其滤片中的油污要经化学品浸泡,然后用高压空气吹刷干净。浸泡用的化学品有毒,清洗过程中必须十分小心仔细,做好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1月8日上午,政委在船尾看到张大管轮佩戴防护面罩和防护手套,在一名机工的协助下亲自清洗燃油自清滤器片。一个上午大管轮一人清洗了所有拆卸下来的滤片40多片。在机舱沉淀油柜两次清洗挖舱和轮机部负责的船舶货舱清洗抹舱过程中,他总是第一个下舱,为所有船员做出了榜样。
看我怎么做
近几年,走上船舶工作岗位的年轻船员越来越多,不可避免地带来经验不足、工作能力欠缺的问题。张传山大管轮把培养年轻船员尽快适岗当作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每有新进大学生上船实习,他总是把他们分在自己班上。在生活上关心他们,在工作上严格要求,手把手地教。使他们能够很快适应船上的生活和工作,走上正式独立当班的工作岗位。连更换油舱透气帽的钢丝滤网这样的小事,他都亲自带着实习生们做。在一次石油公司检查前,他带领一名实习机工把所有油舱透气帽的钢丝滤网全部检查换新。4月份,张大管所在船舶进行出场后的第一次主机吊缸。因为轮机长过两天船靠港就要休假,其他轮机员没有此类型船舶主机吊缸经验。因此,轮机长和大管轮张传山商量后决定将此次主机吊缸作为一次现场培训教学进行,以使在船轮机部船员能够掌握主机吊缸的程序和方法,为船舶后续维护保养和安全奠定基础。吊缸开始,轮机长现场指挥讲解,张大管轮亲自操作示范每一个动作、步骤,解说方法、要领。正是有像张传山大管轮这样的“老船员”不遗余力地进行传帮带,才使得一批又一批年轻船员快速成熟成长起来。(张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