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珠轮 吴建
关于安全的话题,我相信整个人类社会只要有生产的地方都很重视安全,我也相信关于这个话题人人都有不同的见解和体会,但各行各业仍然在不断地发生着险情隐患或重大事故。我想究其原因,不外乎有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就船舶生产的安全,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谈一下个人的拙见:
一、严格遵守公司管理文件中的要求
公司整个管理文件共分10大本,除了小部分介绍公司的管理结构、性质、程序方面的内容外,其余均是围绕着安全、防污染这条主线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和要求,且分门别类地进行了细化,有航行的、港内作业的、货物操作的、船舶日常工作的、设备操作维护的等等。理论上讲,只要各个方面严格按照体系文件做了,就不会存在安全问题。可事实上确却让人担忧,安全事件不断发生,究其原因主要还是我们在遵守和执行体系文件中的安全规定时做得不够。
我们在做任何事情之前一定要想周全,准备工作要充分,把所有可预见的可能性(危险源)都考虑进来,并采取应对措施——也就是风险评估;操作时严格按规定正确操作,只有这样才可以做到万无一失。以主机更换缸头垫床为例,至少应做以下的安全风险评估:
1、指挥协调不到位或施工人员不听从指挥,造成人员或设备损伤:召开施工协调会,布置安全措施,统一指挥。
2、人力搬动液压工具等重物时用力不当,导致腰伤或摔伤:多人合作,轻拿轻放,正确用力,小心谨慎。
3、检修时物件从高处吊落导致人员受伤:详细检查,相互关照,避免此事的发生。
4、液压工具接头脱落、油管爆裂等造成人员伤害:使用前仔细检查,油压起来后人员远离高压源,完成后待压力完全泄放后再拆管。
5、起吊工具使用前检查不周,SWL不满足要求,超过检验周期的,造成人员受伤或设备损坏:使用前认真检查,确认SWL符合要求,设备在前不久已做过检验。
6、起吊时人员站在重物下方造成人员伤害:开工前已作布置,起吊时人员远离重物,更不会站在重物下方。
7、起吊缸头时因示功阀不通、排气阀关闭,缸内形成真空,起吊初期过载,后期猛然弹出伤人及机件损坏:开工前开会布置人员远离重物,盘车检查示功阀出气通畅,起吊时用低速档缓慢上升,正常后再起吊。
8、清洁过程中清除结碳时,使用电/气动工具,造成人员伤害:过程中无关人员远离现场,施工人员戴好眼镜口罩等防护用品,对电气动工具详细检查试验,施工时小心谨慎,正确操作,防止意外发生。
9、没有切断相应的油、水、气源,造成设备损坏和人员受伤:首先切断相应系统,然后检查放空检修部分的压力源,确认无油水气等时方可拆卸部件。施工过程中要时刻注意油水考克,不可被误动作而打开,应用绳索绑扎固定。
10、吊出的主机缸头等大型部件安放部位承重能力不够,压垮结构,造成设备损坏人员受伤:选择结构牢固可靠的处所垫放枕木,小心先试放,确认无虞后方可长时安放。为以防万一,应用钢丝绳索进行可靠固定。
11、因缸头螺栓过长,液压拉伸器升程受限,易使液压拉伸器密封圈损坏,高压油喷出伤人:严格按要求分级上紧和松开,逐步进行,保持每次动量均在拉升器升程范围内。泵压时人员远离拉伸器,以防意外受伤。
12、用手锤、扳手时用力过大或手滑脱伤及自己或对面和附近的人员:小心正确用力,注意自我保护,操时站稳抓牢,不可过分用力,防止滑落。
13、气缸内有工具杂物未能及时清出,被装进机内,最后导致设备损坏:安装前必通过三级检查,经轮机长确认后方可吊装缸头。
14、没有张挂“正在施工,禁止操作”等警示牌,被其他不知情人员误动作,造成人员和机件损伤:在各油水泵处,各油水阀门处悬挂相应警示牌,提醒相关人员,不要误操作。
15、装配时因指挥协调原因,造成部件下落过快,使人员受伤和设备损坏:统一指挥,明确信号,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缓慢下降。
16、液压安装上紧缸头螺栓时,不按规定上紧,用力过大,造成螺栓断裂,机件受损:严格按规定分级上紧到900BAR即可,不可违规过度上紧。
17、地面油污,人员滑倒受伤:安排专人及时擦净地面油污,保持地面干净。
18、机舱温度过高,长时间高强度工作人员易脱水中暑:集控室备有饮料,随时休息喝水,要求大家不可过分坚持,加强自身保护防中暑。
19、安装完成后上油上水试验时操作不当造成险情:全面检查后缓慢开启相关阀门,尤其是燃油阀门一定要缓开,以免造成供油单元瞬间失压影响付机运行而跳电。
20、因主机检修船舶失控,从而导致海损事故:计划开工前已书面向船长提出书面申请,并得到船长的签字确认同意。同时船长已布置了相关应对措施,令驾引人员遵照执行。
二、提高认识,增强安全意识
关于这一点,是主观方面最重要的问题,绝大部分安全问题都与此有关。只有认识提高了,才能变被动的安全为主动的我要安全。
要做到这点,首先要让大家知道安全为了什么,谁是最大的受益人,只有当大家明白了安全最终是为了自己,才能让大家主动地去追求安全,从而达到理想的状态。这就要求我们各级主管领导要经常性地讲解灌输安全理论知识,强调安全的重要性。从经济利益、个人发展、身体健康、亲情关系等各方面深入剖析安全的得与失,当每个人都认识到不安全将造成重大损失,巨大的成本代价使其不能不安全也不敢不安全时,其安全意识也就行成了。
如果每个人都有了强烈的安全意识,就会主动地去抵制不安全行为,这样不安全现象也就很难发生了。船舶领导干部首先要以身作则,做任何事情首先想到安全,起良好的表率作用。在下达每一项指令前,首先想到的是安全,在过程跟踪时更应多关注安全,在完工验收时也要总结安全经验。上行下效是工作关系中最基本的交流学习方式,只要领导干部带头做好了,其下属自然就跟着学好了,这样整体的安全局面就形成了。
安全意识不会一下子形成,是靠长期的工作环境中不断地培养起来的。平时就要养成良好的工作生活习惯,处处注意安全,时间久了,习惯成自然,安全意识就具备了。只要人人都有了很好的安全意识,还用担心安全的问题吗?多年来,我在船上穿拖鞋从来都不穿出房间,离开房间前必然是换上皮鞋,这不是基于形象的考虑,主要就是考虑安全的需要。
三、强化管理,加大培训力度
自担任轮机长职务以来,我一直秉承“服从、服务、全局”的做船理念,对部门成员也以此理念进行管理,即听从指挥的服从意识、努力工作的服务精神、顾全大局的全局观念。在任何一样事情中,每个人站在不同角度所看到的问题自然是不一样的,所谓的不在其位不谋其责。但如果在工作过程中过分地讲究民主,肯定每个人的意见都不一样,很难统一,所以这就需要加强管理,强调服从意识。领导干部对信息的了解、追求的目标、问题的考虑、应对的措施肯定比其他人更全面,在任何一样工作实施的过程中必须强调服从统一指挥,否则很容易出现安全问题。当然领导干部平时的工作作风也不可武断,必须倾听大家的意见作综合考虑,多交流,我们的很多老师傅都有很多好的工作方法和经验,兼听则明,不断积累大家的意见,一旦形成统一的指令时,则必须雷厉风行。
这几年公司发展很快,很多重要岗位上的新人也多,其实每个人心里主观意愿都是想着安全,也不愿意出事,但因其经验和技能的限制决定了他就是最需关注的不安全因素。因为考虑不全面,本来别人做很正常,但到他做时就出问题了;有些设备本来是好的,但在他动了以后就不行了——误操作。针对这些情况,我们船舶领导要对其进行专门跟踪关注,提供必要的培训,甚至是手把手的言传身教。工作安排时尽量新老错开,增加年轻人跟老师傅学习的机会。平时多叮嘱,加强学习,对任何设备不是完全掌握之前,杜绝新人单独操作。定期进行考核,确认合格后才能上岗。这样就可有效地防止新人的误操作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包括硬的和软的两个方面。硬的方面,作为船舶,一般情况下公司都为良好的工作环境提供了必要条件。至于自然环境中的温度、湿度、压力、氧含量、油气含量、风浪影响等一般情况下大家都会注意到,管理者也在不断地强调着,所以这方面就不多说了。但另一种软环境却是鲜有人提出,也很少得到重视,这就是和谐的人文环境。我曾写过一篇《良好的船风是安全生产的基础》,说的就是和谐融洽、积极上进的船舶风貌对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只有在良好宽松的氛围下,让每一个员工都轻松快乐地工作,没有压力,没有思想负担,安全才能有保证。船舶领导干部在这方面所起的作用非常重要,做事公正没有偏颇、不抢功不争名不夺利、勇于揽责有担当是每一个领导干部应有的基本素质。平时对下属多关心体贴,使大家积极主动地努力工作,以良好的人格魅力赢得威信和尊重。大家在友好的气氛中工作,相互帮助、提醒、关心、支持、合作,出问题的概率自然就降低了,安全也就上去了。我们在每一项工作的布置及进行的过程中,就应重视这方面的问题,性格不合、讲话不投机的尽量不分在同一班组,避免任何不安全因素的发生。如果领导干部靠威严、专权、训斥进行管理,即使收到一点效果也是暂时的,时间长了必然会出问题。
独自承受工作压力是领导干部必备的另一素养,工作中尽量不要催促,保持淡定,更不能指责,有压力不要在工作进行时流露,对安全不利的话不讲,甚至不满的表情也不要流露,努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
我相信通过以上各个方面的全面落实,切实有效地去实施,而不是停留在纸上或口头上,我们以后的船舶安全工作定能有更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