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委老宋
老宋是宋明亮,是公司远洋船舶的一名政委,有不少人认识他,也有不少人知道其名字,拜读过他的文章,但却未曾谋面,总的来说,大家对他都不陌生。
我认识他的时候大约是1996年,我作为一名电报员到他船上支援,那时他还是一名长江拖轮船长。宋船长中等身材,体态偏胖,三七开的头发一丝不乱,一双眼睛大而有神,嗓门大,清口说话能传出二里地,一听就是个直爽的人,有啥说啥。那时我就知道宋船长口才特别好,如果他跟你聊公司的历史往事,他便会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如数家珍;如果是和你谈心,劝说你什么,他能引经据典,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说得你心服口服。因为我们是老乡,所以他非常地照顾我,也经常和我聊天,教我为人处世的道理,告诫我在船要注意安全。他对我来说,既是一位长者,又是我的良师益友。
拖轮比较小,报务员的房间离驾驶台只有一步之遥,一抬腿就到驾驶台。所以我没事就到驾驶台转转,一是消磨时间;二是因为我在学校学的也是驾驶专业,但阴差阳错地干了电报员,有点壮志未酬余情未了,看看人家走船过过瘾。
长江拖轮常年在南京到湖南临湘大约1000公里的江面上行走,中间有安庆、九江、武汉等油码头。从南京出发向上游是重载,逆流而上,回来时是空载,顺流而下。长江的航行环境非常复杂,随时需要船长到驾驶台指挥或亲自操作。不论是寒冷的冬天还是炎热的夏天,宋船长睡觉从来都是衣不解带,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做好随时进入驾驶台的准备。
每次在开航之前,都要进行编队,宋船长在几个小时之内就能用钢丝缆将四个梭型的驳船牢牢地绑在一起,犹如一个整体。这是一个标准的技术活,驳船上基本没有动力,靠的全部是人工,在宋船长的指挥下,通过人工慢慢调整缆绳受力,几个驳船紧紧地抱在一起,亲如一家。拖轮发出的力巧妙地通过缆绳和驳船传递到船队的每一个角落,而且要保证拖轮的推力线和船队的重心在一条线上,这样船走起来才快。更绝的是,在中途将右边的一条驳船解掉后,其他驳船不需要调整缆绳,仍然像一个整体,基本不影响航速。船上没有先进的仪器帮你来判断,完全靠经验,靠眼力。
那几年,长江上的黄沙船数量急剧上升,白天一眼望去十几里不见头,延绵不绝,浩浩荡荡,把航道塞得满满当当。一到晚上,小船上的红绿灯开启,喇叭声汽笛声不绝于耳,犹如热闹繁华的夜市。与这样的船队相伴航行犹如与虎共眠,非常危险。可宋船长却能与他们和平相处,在他们之间随意穿插,游刃有余。这既需要技术,又需要胆量,更需要良好的沟通和指挥技巧。每次在驾驶台看宋船长走船,都觉得他走船是一种艺术,是一种享受。
公司的发展是靠长江拖轮起家的,宋船长在拖轮一干就是二十大几年,从当初的一名水手成长为一名船长,他的成长伴随着公司的成长,为公司的发展奉献了青春和心血。2005年,长江输油管道全线贯通,原本辉煌的拖轮一下子没有了用武之地,大批人员需要转岗,按理说像宋船长这样接近五十岁又有贡献的老同志老船长完全可以要求公司优先安排,留在拖轮处继续工作,可宋船长没有去找领导谈条件提要求,而是响应公司“东出西进”的号召,和大多数年轻的同志一样选择了转岗。他报名应聘远洋船舶政委,并在他的努力下顺利“转型”为一名远洋船舶政委。
记得在应聘政委考试之前,我和他都在南京河校码头封航的船上上班,我们一边上班一边学习迎接考试,空闲时一起在舷边垂钓,在江滩漫步。在这期间,他经常拿一张不知从哪里信手撕下来的纸,有时甚至是香烟壳给我,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字,字迹潦草,涂涂改改有点乱,说这是我写的稿子,你帮我在电脑上打出来。当我第一次把这些字打出来,细心地读了以后,感觉他的文章文词秀美如雨后春草,语句流畅似行云流水,有思想有内涵。说实话,我当时真没想到宋船长的文采如此之好,我想,这可能跟他以前做过老师有关。从那以后,他的文章频频见报,他的名字也越来越被更多的人熟悉。他见报的每一篇文章我都仔细拜读,感悟文字背后的思想,领悟他的写作技巧。他的一篇《寻找风情》,写出了狗尾巴草的可怜、坚强、倔强、枯荣和希望。从文中又让我隐隐感觉到宋政委非常留念自己现在的工作,对自己即将退休多少有点无奈。我还没到退休的那个年龄,不能感受到退休对一个人来说是功成名就还是说自己确实老了?是高兴还是伤感?退休对每一个人来说,毕竟是人生一次重大的转折点,这其中的感受和滋味只有当事人才知道。他的一篇《车上的风景》,描述了人间百态,道出了海嫂的艰辛、坚强、平凡和伟大!我们每一个船员之所以能安心在船工作,离不开爱人的支持,我们取得的每一个成就有他们一半功劳。作为船员,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妻子怀有感恩之心和感激之情。
宋政委虽然年龄较大,时近退休,但从政委的资格而论,他是一位“年轻”政委,从2006年至今,满打满算也只有六年工作时间。可宋政委口才好,文才好,知识渊博,阅历丰富,对工作一腔热血,对业务精益求精,对人热情真诚,很快就掌握了做政委的工作方法。在工作和生活中,他以情动人,以诚感人,以德服人,很快就赢得了船员兄弟的信赖,赢得了公司领导的赏识。他在做船长的时候,他做得很出色,现在他做了政委,同样做得出类拔萃,今年他还被长航集团评为2011年先进工作者。
在宋政委做政委之前,我一直喜欢南新忠政委的文章。在宋政委做船长的时候,他还和南政委一起搭班子共过事,算是老同事老朋友了。在宋船长当上政委后,他的写作天赋得以崭露,他和南政委一起在公司的文坛上引领风骚好几年,为公司的广大读者呈现了很多精美的文章。这几年下来,宋政委也有了不少自己的粉丝、玉米和黄豆。在我心中,宋政委和南政委的写作风格虽有差异,但写作水平都是大师级的,达到随心所欲、浑然天成的境界。可惜南政委退休了,宋政委也即将退休,这以后再想读他们的文章,欣赏他们文采的机会就少了。真不知下一个风流人物会是谁?
宋政委今年就退休了,不知他退休后是留在城里种花养草,牵狗遛鸟过着悠闲的都市生活,还是回老家种菜养鱼,养鸡养鸭过上自在的田园生活?无论他选择那一种生活,他都会一直留念在长江和大海之上伴随他三十年的船员生活,还有那一帮同舟共济的船员兄弟。 (刘秀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