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至8月16日,宁化424轮圆满完成了从北方两个港口--大连新港、京唐港装运两种货物——苯胺和纯苯至上海漕泾的运输任务。为扬洋公司装运苯胺这一新货种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宁化424轮7月31日抵达大连长兴岛前接到公司航运部的航次指令,结束青岛至大连长兴岛运输任务后洗舱开大连新港装运苯胺(ANILINE)2000吨,再到京唐港装运纯苯(BZ)3000吨。苯胺对于扬洋公司和船员来说是个新名词,从未装运过,大多数人也未曾听过,对货物的理化性质、毒理性、危险性和装运注意事项及应急处理一时无据可查。时间紧迫,船长立即与扬洋公司海务部取得联系,汇报下航次装运新货种苯胺的任务及事实面临的技术困难,同时通过网络搜索有关货物的资料。大副也通过代理请其帮忙联系大连新港码头的商检,提前了解下航次苯胺的MSDS及装运要求。
对于承运苯胺这一新货种,扬洋公司领导十分重视,会同航运部领导和相关人员就宁化424轮装运苯胺进行了安全评估分析,对货物操作和运输保管进行了讨论研究,得出的结论是:宁化424轮是不锈钢舱,装运苯胺没有任何问题。但由于货物具有剧毒、高温燃烧、易被皮肤吸收等特点,船舶应在装卸及运输过程中避免光照、避免与空气接触的特性,货物需要氮封,现场操作人员要衣着防渗透保护服,佩戴防毒面具或自给式呼吸器,整个装卸及运输中货物都必须密封等。
为了顺利完成本航次的运输任务,船长立即召集船舶所有人员,组织大家学习安全评估报告和收集的相关资料,做到驾驶部人员熟知货物特性及装运注意事项,并把溢货应急反应程序及人员职责做了安排部署。同时,船长对船舶的洗舱、货物装船及保管等面临的问题、解决措施提出了具体的落实方案。
8月2日,宁化424轮从长兴岛开出后,洗舱小组在大副的合理安排下,有条不紊的进行洗舱工作,8月3日1200LT即向货主和代理递交了NOR。同时根据前期会议上的讨论和安排,轮机长带领机舱人员协助甲板对 “U”型管和氮气管线进行了试压测漏,对漏气的氮气管线法兰进行了紧固,对甲板洒水喷淋进行了实验,确保在使用中的安全有效。
由于今年9号和10号双台风在我国同时登陆,影响范围很广,尤其今年的第10号台风“达维”在山东登陆后又北上,宁化424轮在锚泊水域的涌浪很大,连续不断的暴雨,使得空气湿度相当大,货舱内冷凝水积聚非常多。为了船舶能够顺利通过验舱,同时也为了节约能源和节省成本,船舶没有采用烘舱的方法,大副每天带领甲板部人员下舱至少3次,及时抹去冷凝水。也正是由于受台风的影响,码头暂时不能满足靠泊要求。船长利用难得的锚泊机会再次召集大家学习苯胺的MSDS及装运要求,并组织演习讲解了苯胺泄漏的应急反应和人员救助,为成功装运新货种做好十二分的准备。
8月5日,船长积极与代理和港调联系,提前取得了靠泊计划。1430LT,船舶安全稳妥地靠上了大连新港14区,商检验过舱后,立即封舱。按照先前预案,甲板备足防污和消防器材,人员做好个人防护,配合码头接好货管,充氮、装货、计量,最后再充氮,拆管一气呵成,顺利的完成了装载苯胺任务。8月6日1220LT,宁化424轮汽笛一声长鸣,缓缓驶离大连新港,开往下一个装货港—京唐港。
8月7日凌晨,宁化424轮抵达京唐港。由于受之前北方大雨影响,京唐港压港船舶非常多。经过公司航运部多番努力,宁化424轮于8月8日1830LT,在护航船的护航下靠上了京唐港液体化工码头2号泊位,并于8月9日1820LT安全离泊,抢在天黑危险品船舶禁航前离开了码头,前往卸货港—上海漕泾。
8月12日1320LT,宁化424轮抵达上海漕泾,并于13日1600LT顺利靠上了漕泾1号泊位卸载苯胺。在此之前,不管是在航或是在泊或是锚地待泊,针对苯胺的特性,大副每天观察记录货物的温度和压力,测量舱内气体含氧量,随时做好甲板洒水降温和货舱充氮保护的准备。从北方至南方的航行过程中,气候变化不大,货舱密封性也较好,虽然货舱压力有下降但始终能保持正压。由于苯胺遇到空气会变色变质,在卸载过程中始终也要求保持舱内压力为正且不能进入空气,由码头提供氮气,从甲板回气管至打开腰节的PV阀向舱内提供氮气保护。在卸货过程中,一旦稳定了卸货速率,就不再随意调整,保持供氮量与卸货量相当,且供氮量微多于卸货量,保证货舱压力为正的同时,尽量减少舱气排入大气。
经过全体船员的共同努力和航运部与扬洋公司的支持与帮助,宁化424轮圆满完成了本次苯胺的装卸任务。(严宝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