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公司多艘船舶发生了锚链的卸扣与其销脱落的事故,给公司的安全生产和经营带来了很大的被动和损失。为此,长江之瑞轮充分利用合适的航行海域和天气,对船舶左右两锚链的卸扣及其插销进行焊接加固作业。
船艏锚链孔焊接作业属于公司HSEQ文件定义的三级热工作业,需对作业区域30米范围内所有的舱室进行驱气,使得舱内可燃气体含量少于2%VOL。由于该轮第一排货油舱距离作业区域距离不足30米,货仓内可能有少量残油,舱内可燃气体含量较高。若单纯为了焊接作业而用惰气对货仓进行驱气作业,估算锅炉的耗油量将会达到20吨左右,综合考虑到公司能效管理方针和安全管理,在船长的指示下,该轮决定利用船舶置换压载水的时机对货舱进行气体置换。
该轮原计划2013年01月16日上午开始压载水置换,为了确保焊接工作能够在较为开阔、船舶密度较小的海域完成,船长根据船舶实际船位推算,15号下午1700LT,船舶即可抵达更换压载水所需满足的海域条件,随即通知大副将压载水置换作业时间提前。大副根据船长的布置,立即着手舱室驱气作业和压载水置换作业的准备工作,首先对所有货仓的舱压、可燃气体浓度和含氧量进行测量确认,结果显示所有货仓全部维持正压,含氧量均低于5%;再对一排舱的舱底残油进行测量,确认舱底无液态残油。在抵达预定海域后,大副安排泵匠进行压载水置换的泵舱阀门操作,在流程完成后利用水压差先进行自排。1930LT,机舱将锅炉备妥,IG开始正常供应惰气,对所有货舱进行适当补压完成后,水手长按照大副指令,带领甲板部船员将除了中一舱的其余货舱惰气下舱关闭,将其他舱室内的气体与一排舱隔离。驱气操作按照1C采取排泄法,1P和1S采取稀释法的置换程序,让惰气从中一舱的惰气下舱进入舱内,通过舱内的货油主管将一排舱联通,再通过左右一舱高速透气阀排放。为了确保作业安全,规定驱气期间甲板不得进行敲铲、除锈以及其他可能产生静电、火花的工作,机舱烟囱吹灰应事先通知驾驶台,驾驶台值班驾驶员应根据当时的风向、风速,必要时调整航向,避免烟囱烟灰吹到甲板区域,考虑到舱气内含有H2S气体,规定无关人员严禁上甲板活动。16日下午1500时,测量货仓内的可燃气体含量达到要求,舱室驱气作业完成,整个驱气作业花费19.5小时,我轮利用压载水置换和货舱驱气两不误,节省了锅炉使用时间,减少燃油消耗近20吨。
在准备工作完全达到作业要求后,该轮16日向公司提交了热工作业申请表,由于时差原因,于17日中午收到公司的授权回复,1230船长召集所有参加焊接工作的人员召开了安全作业会议,对即将进行的作业进行风险评估,布置了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项。会议结束后,该轮船员们便在船长与轮机长的带领下,赶赴船头作业现场,按照作业要求,将灭火器材、救护用具备妥,船长用对讲机与驾驶台始终保持联系,指导二副调整航向,使施工现场处于船舶下风向,减小船舶摇摆,确保施工的安全,水手长和机匠长戴好安全带,船长亲自检查,确认正常之后,同意开始施工。
在作业前的会议上,对“如何进行焊接作业”提出两套方案,一是将锚卸扣放置于锚链孔之外,将人置于舷外进行作业;二是直接在锚链孔内作业。船长在现场综合考虑,决定采取第二套方案。方案决定后,水手长先对焊接的部位打磨,随后机匠长下到卸扣部位进行焊接作业。焊接过程中,船长和轮机长时刻监视,大副保持对舱气的有效检测,一人保持在首尖舱内观察,看火和守护人员各司其职。看着在狭窄的锚链孔内进行电焊作业的机匠长不断地擦汗,船长多次提醒机匠长上来休息,但是机匠长坚持做完再休息,右锚卸扣和插销焊牢后,上来休息了片刻,又开始了对左锚的卸扣和插销的焊接工作,终于在1445LT,将左锚的卸扣和插销也焊接完成。施工完成后,船长对这次的工作进行了点评。
作为油运公司的一份子,在公司效益举步维艰的当前局势下,长江之瑞轮全体船员以实际行动捍卫着作为一个油运人应有的责任感,展现油运人的风采,尽一切能力为船舶的安全运营和成本节约出一份力。(姜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