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景文)
长航蓝晶轮13011、13012连续两个航次装载石脑油,13013航次计划换装航煤,根据SHELL洗舱指南的要求,首先将货舱、管线收干净后,用冷水洗舱,然后收净残水,进行除气、通风、抹舱、充惰。
9月18日,船舶于日本水岛卸完货开航,下午1700时,引水下船,大副随即通知机舱准备锅炉、洗舱泵,做好洗舱的准备。1830时开始洗舱,对每个货舱、管线使用循环淡水清洗30分钟后,最后使用清洁工作淡水清洗10分钟,2330时,洗舱结束。洗舱的同时对1排、2排进行舱气置换,碳氢气体含量降至2%VOL以下时,打开货舱道门,使用水力风机通风。19号早上5点,1排舱达到人员下舱要求,早上9点2排舱达到人员下舱要求,通知轮驾两部人员下舱排水抹舱。
轮机长带领轮机部人员对1排舱进行排水抹舱。人员下到货舱,发现舱底为黑色,像沥青,又像蜡,脚踩在上面,很黏,行走很困难,仿佛走在一片沼泽地中,随时都有丢鞋的危险,人走过的区域留下了众多清晰的鞋印。轮机长等人返回舱面告知大副,大副随即下舱检查。大副经过仔细检查后,发现垂直舱壁上很干净,淡黄色的涂层清晰可见,但是管线的上部、斜向舱壁、舱底均覆盖着一定厚度的黑色粘性物质,完全看不出涂层的颜色,这种黑色物质粘在鞋底上,很难清除掉。但是舱壁上位置较高的位置,比较干燥,手摸上去的感觉不太粘,越向下越粘。我们第一次遇到这种情形,没有首先怀疑所装载货油的品质,初步怀疑涂层可能被石脑油长时间浸泡软化。人员进入2排舱排水抹舱时,发现情况与1排舱一样,大副立即报告船长。船长将这一情况向操作员汇报,初步判断可能是涂层的问题,需要继续对货舱进行通风,确认这种粘性物质能否凝固,船舶将对所有的货舱进行检查,确定其他货舱的状况后再做进一步汇报。
20号中午,所有的货舱检查结束,每个货舱里的情况和1排舱一样,大副试着用铲刀清除一块舱底,十分费力。接着使用冷水、开水和航煤做实验,发现使用航煤浸泡后,铲刀上裹上破布,能将表面的黑色粘性物质清除掉,舱底涂层的颜色显露出来,涂层的状况正常。但是,短时间航煤浸泡,需借助很大的外力才能清除掉;使用热淡水有一点效果,冷水没有任何效果,但船舶没有那么多航煤,实验用的航煤是几个月前留下的船样。由于面积很大,仅凭船舶现有的人力,至少需要一个月才能清除干净,时间上也不允许。船舶根据实验结果,计划使用右污油舱接近300立方的干净残油清洗货舱,这300立方残油中含有航煤、柴油、汽油、石脑油等多种成分。船舶通过邮件和电话将这一实验结果和想法向岸基相关人员报告,岸基同意船舶的做法。船舶计划使用1排来验证用油洗舱,清除粘性物质的可行性。
大副首先关闭1排舱舱盖和道门,封舱进行惰化,在1排舱惰化的同时,大副对右污油舱的油水界面进行测量,将底部的洗舱水通过左右污油舱溢流管线放到左污油舱,使用UTI不间断测量,确认右污油舱污油不含水后,关闭溢流阀。待1排货油舱含氧量降至5%以下,打开洗舱机,启动货油泵开始洗舱。洗舱机的工作压力为0.9MPa,至少保持洗舱机压力在0.75MPa以上。货泵驱动洗舱机的同时,驱动喷射泵,将油清洗出来的黑色粘性物质抽回污油舱。
在清洗了6个小时后,大副背呼吸器下舱检查洗舱的效果,三副背另外一只呼吸器舱口待命,水手长和甲板两名水手准备好救生设备,大副下舱检查。结果显示黑色粘性物质已经开始稀释软化,但还分布在舱底、管线上部及斜向舱壁上。大副返回舱面,与船长商议再继续清洗6小时,之后再次下舱确认油洗舱的效果。12个小时后,大副背呼吸器下舱第二次检查洗舱的效果,发现大部分黑色粘性物质已经清洗干净,少量集中在洗舱机喷射不到的管线下部,油槽的周围。在舱内行走一圈,不再有粘脚的感觉。大副随即建议,再洗12小时,最终确认能否将黑色粘性物质彻底清洗干净。
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24小时后,大副第三次背呼吸器下舱检查洗舱的效果,舱内没有发现黑色粘性物质,剩下约一毫米不到的残余灰垢,颜色为灰褐色,没有一点粘脚的感觉,用脚轻轻搓动,货舱涂层的颜色很容易地显现出来。大副很高兴,全船人员也很高兴,说明我们的方法很有效。
在对2排至6排惰化、洗舱的同时,轮驾两部人员不分昼夜,轮班对右1舱进行清理。通风过后,灰褐色的残余物与涂层紧密地包裹在一起,虽说只有不到1毫米,想要彻底清除干净,还真不容易。在动用了钢丝球、钢丝刷、淡水不断冲洗的情况下,花了整整两天的时间,将右1舱清理干净,包括楼梯、管线、舱壁。
在第一天清理右1舱时,发现灰褐色的残余物经过水浸泡后,比较容易清除,所以在轮驾两部合力清理右1舱时,大副使用左1货油舱做实验,安排1名甲板水手通过消防水龙向左1舱放海水,使海水漫过加温管线。左1舱舱底经过2天的浸泡,在人员下舱时,发现人员走过的地方,涂层的本色清晰地呈现出来,用淡水冲洗后,和右1舱人力清除的效果一样,但是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目前论证的结论是需要时间浸泡油洗舱后剩下的灰褐色物质,每个舱至少一天的时间。可以将每个舱放上50厘米的海水浸泡,一天之后进行淡水循环洗舱,淡水洗舱结束后,使用清洁工作淡水清洗10分钟。但对于斜向舱壁,50厘米的深海水不足以覆盖,可以先在某排舱压上与斜向舱壁等高的海水,浸泡后,转驳至其他货舱,最后将海水转移至最后清洗管线的一排舱,经过一定时间沉淀后,通过ODME排放。这个过程需要几天的时间,但船舶生产不可能长时间停下来。
通过左右1舱实验得知,在初始阶段,使用油洗舱12小时后,最好20小时,清除掉几乎所有的黑色粘性物质,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用惰气置换舱气,达到2%VOL以下,先使用冷海水洗舱30分钟,排出舱内的残油后,使用热海水循环清洗每排货油舱6-8个小时,之后使用清洁工作淡水清洗10分钟,整个过程最长约6天时间。相比每个货舱人工清除2.5-3天计算,节省的天数很容易计算。另外人员不是机器,不可能连续高强度作业1个多月。
长航蓝晶轮18号晚上开始洗舱,至26号洗舱、抹舱结束,前后经历了8天,人员多次下舱,右1舱出动了全船的力量,6个小时轮班,人员的辛苦、疲劳以及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大副这几天几乎没有正常睡过觉,经常穿着工作服躺在会议室的沙发上做短暂的休息调整。经过全船的共同努力,使用油洗舱的效果得到了验证,之后进行热海水洗舱,提高工作效率、节约洗舱时间同样得到了佐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