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集团门户    集团网群    公司邮箱    网站地图

 
 
热点栏目:
概况资讯党群船员商务
首页
>> 长航油运报 >> 第29期 >> 四版生活篇
阿皮亚游记
发布日期:2013-03-28字号:[ ]

(刘秀师)

萨摩亚国是南太平洋中的一个小岛,阿皮亚是萨摩亚国的首都。说是首都,但我们不能用我们印象中的北京那么大来想像,只能用一个小镇的规模来形容。阿皮亚沿海有一条环岛公路,在公路的边上有一些大大小小的建筑,最热闹也是最繁华的地方当属总统府一带,这里也是我们每次到阿皮亚必去游玩的地方。

阿皮亚是个自由港口,随便出入,出了港口大门向右拐,沿着海边向前走,回来时在沿着海边返回,自不会迷路。紧挨着港区大门是各式各样的酒吧,主要客人是乘船到此旅游的游客和海员。到了晚上还有一条出海的移动酒吧船,大家在上面尽情地喝酒、唱歌和跳舞,高分贝的喇叭几公里外都能听见,闪动的霓虹灯极具诱惑力和挑逗性。离开酒吧不远,有两栋比较洋气的建筑,那是澳大利亚和新西兰驻阿皮亚的大使馆,馆舍不大,但很干净别致,也极少看到有人出入。再往前走一点就是总统府了,总统府是一座独栋建筑,面朝大路背向海,周围是一大块草地,没有围墙没有卫兵,有的只是到此观光的游客和当地的孩子在草地上休息和玩耍,有两个园艺工人在认认真真地修剪花草。在临海的草坪边长了一排高大的椰子树,树叶随风摇曳,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叶子的根部结了几十个发黄的椰子,就像当地土人脖子上挂的项链,非常好看。海里的波浪有力地撞击着用火山岩堆砌起来的海堤,发出沉闷的吼叫声,溅起朵朵巨大的浪花,飞溅起来的水珠洒落在海堤上,打在游人的身上,不时有女同志发出尖叫声。这里是一个景点。

在总统府斜对面不远是一座积聚所有现代气息的由中国政府援建的新的政府办公大楼,这座大楼大约有七八层,落成于2011113号。之所以记得那么清楚,是因为那一天是我们船第一次到萨摩亚。记得那一天中午船靠好码头后我们就上去游玩,在走到那座新大楼的时候,看见有几个中国人在大楼门口晃悠,他们见到我们热情地过来和我们打招呼,一个工头模样的人客气地给我们递上香烟,和我们聊起来。交谈中得知,他们是上海一家建筑公司的,一共有两百多人在这里搞工程,有人专门负责养猪种菜,保障后勤。这么多人要吃饭,如果都到市场上去买那是不行的,因为这里的商品太少,物价很贵,所以我们基本是自给自足。这座大楼刚刚完工,今天上午由总统亲自剪彩庆祝大楼完工。旁边有一位老师傅笑着说:“总统上午来剪彩,穿的是大裤衩和拖鞋,很有意思。”当我们问他工作情况时,他说:“我已经三年没有回去了,公司安排我明天早上坐飞机先到斐济,然后再由斐济飞到上海,到上海再坐汽车回家。”说时脸上洋溢着要回家的兴奋和激动,全然不见三年的劳苦心酸。今天我又来到这里,看到这栋气派的大楼,似乎又看到那几个老乡的身影老师傅的笑容,不知他们回去休假有没有再回来?

今天又来到这里闲逛,算是旧地重游,没有什么变化,只是新的政府办公大楼外面砌起了围墙开始使用。大门口没有卫兵,我们径直走进去来到大厅,大厅里开着冷气,有一张大的办公桌,后面坐着两个女工作人员,见我们进去连忙起身热情招呼,问我们有什么需要帮忙。我们说只是过来参观参观,还说起上一次剪彩的那天我们就已经来过。她们知道我们是中国人后,越发显得热情。看来我们国家为他们援建大楼,他们对我们还是知恩图报的,最起码是对我们中国人是友好热情的,这也让我们这些游子感到自豪。她们主动要求带我们上楼参观,我们见人家正在上班,无心打扰,婉言谢绝。几个人在大厅和外面转了转,仰头仔细瞧了瞧大楼的装修,彰显豪华气派,极具现代气息;低头看了看地上的奇花异草,千娇百媚,争奇斗艳。在这里我们见到了好多不知名的植物,其中有一种外形和滴水观音一模一样,只是它叶子上的经络像血一样鲜红清晰,中间是粉红色的,周围又是翠绿色的,乍一看就像十七八岁少女红扑扑的小脸,非常招人喜爱。整个地方不大,转了一圈就出来了,自始至终没有见到一个保安或维持秩序、帮忙停车的工作人员,一切显得非常安静祥和。

围绕这新旧政府办公大楼的四周全是商店、超市、宾馆、饭店、酒吧,还有一个农贸市场和汽车站。这开商场超市的老板十有八九都是中国人,这些中国人当中有十有八九都是广东、广西和福建人。他们所售的商品十有八九都是中国造。商场和超市里摆放的是国内一些过时的家电,如电视机、收录机、收音机、VCD等,电视里放的录像基本都是李小龙和成龙的功夫片,因为这些片子无需听懂语言也能看懂,总有一些当地人在这里仰着头(因为电视都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看得津津有味,不是发出憨憨的笑声。还有一些从国内运过去的穿的、吃的、用的小商品,琳琅满目,五花八门。这些东西在国内很便宜,但在这里却卖的很贵,家家如此。这些老板雇上几个当地人为他们卖东西、帮他们数钱,自己则坐在一张高大的椅子上,面无表情地巡视全场,不知是在监督员工还是在防贼?即使我们这样的同胞走进他的商店,他也只是用眼角瞧你一下,不予理睬,也许是他们见的多了不再感到稀奇,也许是他们知道我们压根就不会买他们的东西不能给他们带来利润,或许是他们长时间这样,面部表情已经僵化。不管是什么原因,反正面无表情,让你感觉不舒服,这和我们在所罗门看到的中国商人一模一样。

我们来到一个大市场,这里卖的都是当地的手工艺品,有草编的帽子、拎包和钱包,有各种动物造型的木雕果盘,最常见的是刻成乌龟造型的果盘,也许乌龟是他们心中敬畏的生灵。各种动物的造型都极具名族特色,神态栩栩如生,工艺非常精美,只是价格昂贵,没有购买的欲望。

市场边上是一个长途汽车站,紧挨着大海,所谓的汽车站也就是一块空地,有一排用水泥板搭建的简易棚子供旅客等候休息,汽车五颜六色,有点像动画片里汽车的样子,汽车进进出出非常忙碌,毕竟这里是首都吗!有几个大约十三四岁的孩子,光着上身和脚板,手托一个纸盒,在人流中来回穿梭,卖力向乘客兜售盒中的来自中国的棉签、泡泡糖和袋装的膨化食品。

路旁大大小小的商店里不是卖衣服的就是卖箱包杂物的,要么是饭店、咖啡店和酒吧,我们既不想吃饭又不想购物,自觉再逛下去没有多大意思,于是我们决定离开这闹市区,到附近山里的乡村看一看。

我们离开大路,看到一条入海的小河,顺着河边泥泞的小路往里走,过了几栋楼房后,映入眼帘的是一大片棚户区,显得非常破旧和脏乱,这些棚子就是当地农民,也或是城市的平民居住的房子。每一个城市都有一个通病,他们把最美的最好的东西放在最显眼的地方让人参观,而把一些最脏的最差的东西放在较为隐蔽的地方让你不易发觉。这就好比一个人,出来的时候总是将最好最干净的衣服穿上,但家里却不一定干净整洁。不光人是这样,动物也是如此,如孔雀开屏,它总是把最美的一面展现给观众,从没见过那个孔雀在开屏的时候把屁股对着观众的。这些房子极其简陋,先是用木棍在四周打桩,在离地约一米高的地方开始用木板搭建而成,四壁通风,这可能与当地炎热的气候有关。家中物件从外面一览无余,没有家电,有的只是简易的板床、桌子、凳子、柜子和一些做饭的家什,条件好一点的人家有专门的厨房和卫生间。房子周围挂满了晾晒的衣物,地上面垃圾到处都是,有五颜六色布条、塑料纸、杂草和易拉罐等。流淌的河水略显浑浊,但冒着点点热气,好像是发电厂排出来的废水。有几个老头带着几个小孩在水中嬉戏,见到我们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我们为了把这里的居民生活了解地更加仔细,我们没有顺着小河往前走,而是拐进村庄。

先是看到一个妇女在给小孩换尿布,见到我们十分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邀请我们到家中坐坐。我们领情走了进去,见到那个小孩是个男孩,大约七八个月大,黑黑的皮肤满头卷发,一双黑葡萄似的大眼睛盯着我们看。我伸出右手食指轻轻地逗着他的小手,他咧着小嘴笑了起来,手舞足蹈,忽然抓着我的手指不放,直往嘴里塞,可爱极了。妇女告诉我们她一共有四个孩子,大的是女孩,其他三个都是男孩,孩子的爸爸到欧洲打工去了。说着还拿出香蕉请我们吃,我们谢过之后没吃,见她很忙,就起身告别。

房子外面有几条黑狗直盯盯地瞅着我们,似乎对我们的到来不太欢迎,保持着高度警惕。我们顺着村中的小路往前走,看到几个小孩在嬉闹,看见我们就围了过来,一个小男孩手里拿着根小棍子嘿哈嘿哈地练着功夫,最后朝我们喊了一句话,意思是我是李小龙。见到他煞有介事的样子我们都发笑,我心想,这中国商人很伟大,不仅把中国的廉价过时的商品卖给他们赚取财富,还让中国的文化影响了他们,就像是一个文化使者,真是了不起!若干年以后,这里有可能完全被中国同化。再往里走,见到一群大孩子在打排球,这里没有标准的场地,只是一块空地,中间拉一根绳子,球也是非常破旧,但这些简陋的设施丝毫没有影响他们兴致。见到我们同样是非常热情地和我们打招呼,问我们是不是中国人?邀请我们一起参加打球。我们没有参加,和他们闲聊了一会就走了。

快离开村子的时候看见前面有一条大路,在大路和小路的接头处有一栋小平房,门前站着一位像是中国人的中年男子,走近后,那个男子微笑地问我们:“老乡,你们是上海建工的还是天津建工的?”一听讲话就肯定他是中国人了,在这么荒僻的乡村也能见到中国人,真让我感到惊讶,从内心佩服他们的生存能力。二十年前,在国内见到个外国人感觉很好奇,总要多看上几眼。如今,在世界各地有人的地方看不到中国人倒让人感觉不正常。正如莫言说的:只要有鸟飞过的地方就有中国人。我说:“我们不是建筑公司的,我们是海员。”“那个海边的大船就是你们的吧?”“是啊,你怎么知道的?”“这里难得来一条这么大的,而且是中国的船,大家都很关心,有什么消息很快就都知道了。”看来这身在异国他乡的游子们还是非常想念和关心中国人和事啊!“天这么热,快进来坐坐,喝点水。”他的热情和那些在闹市区做生意的中国人的冷漠形成鲜明的对比,我们刚从那边看着冷脸过来的,时间相隔太短有点不太适应。再细想一下,也许是那边生意太忙,或许店里经常有人偷东西,必须时时刻刻睁大眼睛看着,根本没时间和我们打招呼,想到这点,心里也就释然了。我们进去后细看了一下,这是一栋只有两间屋子的小房子,里面一间既做仓库又当卧室,没有床,只是支了一顶小帐篷,看来这就是老板晚上休息的地方。外面一间摆了几个货架卖东西,货架上有快餐面、果冻、泡泡糖、膨化食品和饮料等物品,一看就知道都是从国内运过来的。我们坐下后,老板拿出几听冰冻可乐让我们喝,然后就和我们聊起来。交谈中得知,老板是福建人,今年四十三岁,有一个儿子还在读高中,老婆在家照顾孩子,他独自一人在这里经商。我问他:“生意什么样?一年能赚多少钱?”他说:“我卖的东西都是从国内运过来的,非常便宜,到这里翻几倍卖出去,利润很高。加上当地人没有存钱的概念,有多少花多少,有的人有钱了就到这里买两包快餐面,就着调料干吃,吃完了再买一听可乐喝下去,然后回去睡大觉。没钱的时候也有可能两三天不吃正餐,饿急了就到山里找点野果充饥。还有的人到中国人居住的地方捡一些倒掉的食物来吃。反正这里人很懒,家庭条件好的,主要是靠家里人到欧洲打工做苦力,然后把钱寄回来,这是他们主要经济来源。我这个店比较偏僻,生意相对清淡,一年只能赚三十来万,有些人的店面在市政府那边,市口好,人流量大,一年一百万不成问题。”“这么多啊!了不起!不错不错!”······

我们在交谈的时候,不时有孩子进来买一些快餐面、可乐和一些食品,我们听不懂他们讲的对话,就问老板他讲的是什么语言?他说他讲的是当地的土语,英语也会讲。问他什么文化?他说初中没毕业。真让人感慨环境造就人才啊!

再想想当地的这些平民,他们的物质条件非常差,但精神面貌却出奇的好,男女老少个个热情好客,见人就打招呼,有的还要和你握个手才罢休。个个都好像无忧无虑,微笑一直挂在脸上,笑声不断,这微笑是发自内心的,笑声是爽朗大方的。如果让我来诠释这一现象,我只能用“简单”二字来说明,他们穿的简单,有一块裹身遮羞的布就好,事实上不少人身上裹的就是一块布,当然这里天气炎热,不会挨冻;他们吃的简单,能果腹充饥即可;他们住的简单,能遮风挡雨便行;他们的愿望更是简单,活着就行。我想,这才是生命的最高意义!

这一次的游玩时间是短暂的,但我感受到的当地土人的快乐人生观和中国人辛勤创业的打拼精神对我的影响会是久远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法律声明|使用帮助|联系我们|RSS订阅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2-2012 www.njtc.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传真:(8625)58801195
网站管理: 电话(8625)58586154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传真:(8625)58801195
苏ICP备09095936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