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我被公司安排上了长航钻石轮,开始了我的2013年首航——从韩国昂山开往美国夏威夷州的檀香山港。
夏威夷以其适宜的气候,柔软的沙滩,别致的海景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我们船到达锚地是当地时间下午四点左右,看着对岸绿荫丛里的别墅,偶尔划过视线的滑翔伞,悠然漂浮水面的小游船,加上碧海蓝天的映衬,眼前的一切,的确让人觉得唯美。另外听着船员们对沙滩上比基尼的调侃,心旷神怡之余也会对这里生活心生向往。次日早上七点,我们船缓缓向港内驶进,这里没有其他港口的繁忙,整个航道似乎就我们船在工作,两岸各式建筑慢慢划过眼帘,旁边草坪上还可以依稀看到跑步的人们。如果不是穿着工作服,还真感觉自己像乘坐邮轮前来观光。可能是早上的缘故,一切是那么的安静,我们船仿若从镜面轻轻滑过,甚至不忍打搅檀香山的宁静。
这就是我看到夏威夷,安静,自然。在茫茫大洋当中,我们航行十几天甚至碰不到一条船,而就在这个几乎涵盖了半个地球的太平洋上面居然有个如此美丽的夏威夷群岛,或许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神奇。
夏威夷群岛中瓦胡岛不是最大的,但它却有两个出名的地方,檀香山和珍珠港。珍珠港在檀香山港西北处不远,1941年12月7日,山本五十六经过精心的策划,率领他的联合舰队跨过大半个太平洋对珍珠港进行突袭,很难想象这么平静的海面上,曾经交织着战机的轰鸣声,炸弹的爆炸声,机枪的扫射声,舰艇的断裂声和士兵的哀嚎声。那一刻全世界为之震惊,不仅仅是因为三千多名士兵和近百艘舰艇就这样长眠在此,更是因为美国宣布了对日本的全面战争。
如果说事物总有正反两面,那么珍珠港事件给当地居民带来的积极一面就是让他们更懂得了珍惜现在,或许从以下我了解的一些事物中可以略读一二。
我看过一部电影《50 first dates》(初恋五十次),里面讲述的是一个在夏威夷发生的非常浪漫的爱情故事,男主人公亨利碰见了因车祸而患有短期失忆症的女孩露西,而她的记忆只能停留在失忆的前一天。尽管亨利每天对露西展开追求,但在露西眼里他第二天就成了陌生人。这样看似不可能的两个人,最终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在他们的生活中,每一天都像是初恋,或许这样的浪漫故事在夏威夷每天都有发生,人们才会对它趋之若鹜,吸引着众多前来度蜜月度假的人们。
另外我们船在抛锚的时候,我见识了一位非常可爱的引水,挺着胖墩墩的肚子活像一位圣诞老人。引水很健谈,驾驶台不时地传来他爽朗的笑声,通过船长跟引水的对侃,我知道这位引水曾是一位船长,出自对航海工作的热爱,一干就是二三十年。他的双重工作身份让我惊讶,这样一位老引水居然一个月有一半时间在家里干农活。其实在他从事引水工作的时候非常忙,因为附近七个码头只有九名引水,用他话来说是从一条船跳到另一条船,跟我们讲述这些的时候他脸上流露着兴奋,看不到一张六七十岁老人脸上带有疲倦。船长给他在引水单上签名后,他一句“thanks for your money,captain”更是逗得大家捧腹大笑。
或许上述就是当地人们的典型的性格特征,浪漫、乐观、幽默。
我们常看到电视里拍的夏威夷像沙滩美女,海景别墅,热带树木,碧海蓝天甚至于美丽的邂逅,现实中夏威夷似乎都有。那么夏威夷既是如此吸引人,那错过它岂不是遗憾?其实我觉得未然。
我桌上有一本余秋雨先生写的《文化苦旅》,大致讲余先生游览中国各处文化胜地的一些感悟。受余先生影响,其实我认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才应该是关注重点,这如同一位美貌的少女,如果缺少内涵,充其量也只是个花瓶,随着年月消逝只会被人淡忘。湖光山色的确能给人视觉上的享受,但美景背后的历史文化则会带给人心灵上的触动。我们往往是走马观花的多,受到触动的少。就像如果来夏威夷游玩,珍珠港的陈列馆我觉得不应该错过。
另外,如果说文化是我们生存的历史与空间所积淀下来的人类情感的厚度,那么这厚度的支撑则是人们对痛苦和欢乐的感受,只有痛苦经历的深才会对欢乐感受强烈,跟五千年以来饱受苦难的华夏儿女相比,或许美国这点不值一提。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每个中国人心灵深处永远存有一座长城,一条长江,一座泰山······从这个层面讲,如果夏威夷想更丰盈充实,等再经历些吧。
我们或许经常这样,当我们在岸上伫望时,觉得远逝的帆影最美,而当在海上漂泊时,港口的灯火最美,似乎远处的总是最好的,夏威夷因此也成了众多人眼中的圣地。其实只要我们心中有爱,对生活乐观,我们可以认为到处都是夏威夷。而如果我们想通过旅游提升下自己的内在修养,那中国这样的夏威夷真是太多。我眼中的夏威夷,其实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张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