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集团门户    集团网群    公司邮箱    网站地图

 
 
热点栏目:
概况资讯党群船员商务
首页
>> 长航油运报 >> 第31期 >> 二版综合篇
关于压载舱的两三事
发布日期:2013-05-17字号:[ ]

探之初体验

当下正是春意盎然,夏日沁人的时节,不知您找得到一个阴寒入骨而又闷湿潮热的地方吗?我想您一定会觉得这很是矛盾的,感觉这种地方不会存在。那么,请您下一次压载舱吧。您一定会充分体会到,什么叫阴寒入骨加上闷热潮湿的!

我们长航成功轮是从鑫亚船厂刚修完船出来的,又赶上跑了一个新加坡的长线,有了相对充裕的时间,所以大副决定对船舶的压载舱做一次全面的检查。因为之前就已发现左一、右一压载舱有压载阀漏油现象,且修船时已做过修理,出厂后发现液压油油位仍在下降,为查明其它压载舱的液压阀状况,于是作出上述安排。

早晨七点四十五,吸烟室里人头攒动,满满当当。大副召开班前会议,详细布置了今天压载舱检查的工作内容和注意事项,并且特别强调了压载舱里湿滑、陡峭、低矮的环境特点,要求大家要注意工作安全,要互相关照、互相扶持,确保不发生人身安全事故。

八点,船长驾驶台值班,三副、泵匠货控室值守,大副、水头及所有水手甲板做好下仓准备。因为压载舱太深,下舱的梯子又过于笔直,舱内又布满泥水,在下舱中就要保持十二分的精神集中,而下舱过程中又必须保持两人以上的组合,以保证意外情况下的现场处理能力,所以人下完舱爬上来后身体将会十分疲劳,这就要求要有尽量多的人轮换下舱,交替休息。压载舱的阀门试验操作又比较繁琐,需要驾驶员和泵匠相互配合。所以我们是全力出动,充分保障下舱检查工作的顺利、安全、全面开展。

首先,大副在充分考虑人员配备的情况下,安排好了各个轮次的下舱人员安排。然后,又与驾驶台的船长和货控室的三副做好充分沟通。最后,又在现场再次强调了舱内作业的安全注意事项和工作要点。在经过各种安全测量之后,大副带领水手首先下舱。在舱内,大副身先士卒,梯子第一个下,舱室第一个钻,并且还时时叮嘱身后的水手注意脚下及头顶的各种安全隐患。经过一番曲折的梯道之后终于下得舱底,舱内漆黑一片,如果只用伸手不见五指来形容的话都显得肤浅了,根本就是没有一丝光线。人在下面只得靠着手电筒的光源一步一步往前摸索,还不时的迈过一道道孔洞以到达隔壁隔舱。由于压载舱内是自然通风,速度比较慢,刚下去只是觉得有点气闷,再走几步就觉得全身闭气,一会儿工夫就浑身大汗。可是脚下这时却传来了寒冷刺骨的感觉。虽然船员们下仓前都在大副的安排下穿上了雨靴,以防止舱内的淤泥海水进入鞋内,可是舱里的海水和淤泥都几乎齐到了小腿的部位,虽然雨靴阻止了泥水的进入,但是我们的双脚却都被寒冷的泥水包裹,一会儿就觉得脚凉如冰了。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一个又一个舱室的检查,一个又一个隔档的检查,一个又一个的阀门测试。因为舱内的特殊结构,对讲机的信号只能传到舱口的位置,我们就一个又一个的喊话接力,一直把指令在货控室和舱内检察人员之间来回传达。

在我们舱内作业的过程中,实习船长还专门到舱口帮我们传达作业指令,关心我们的作业进度和安全注意事项。政委也带着矿泉水到舱口给我们爬舱的作业人员补充水分,叮嘱注意安全。

夕阳西下,我们都聚在船边,互相冲洗着身上、脸上的泥水。无论是驾驶员船干,还是水手,我们都互相帮助对方够不到的地方进行冲洗,我们还时不时的欢笑着,嬉闹着。

虽然这一天的爬舱作业很累,也很辛苦,但是我们都很开心,因为我们查明了所有压载舱液压阀的状况,找到了4个漏油的液压阀,为下一步的具体检修掌握了第一手的资料,为船舶货油安全作业提供保障,再苦再累也是值得的。

修之很费事

  还是昨天的时间,还是昨天的地点,不过吸烟室里多了两个人,那就是我们船上的老轨和大管轮。经过昨天一天的辛苦努力,我们发现右五的压载舱阀门有液压油渗漏的情况发生。为了避免在装卸货期间压载水作业产生油花,而导致海洋污染情况的发生,船上决定今天由大管轮亲自下舱检查维修相关的阀门。

  班前会议一开始,大副先是肯定了昨天大家的努力工作,还指出了不足之处如:穿着工作服再穿雨衣,身上会异常的憋闷潮湿。所以决定今天下舱的人一律直接穿雨衣。有了昨天的经验,在再次强调了下舱作业的注意事项之后,大副、老轨、大管及几位承担照明和辅助任务的水手之都麻溜的下到了舱内。

舱内依然是那么黑暗潮湿,但是因为今天有更多的人下来,所以照明情况还是比较可以欣慰的。在舱内无论是老轨、大管,还是大副、水手都互相照明,互相提醒前方的危险隐患。终于到达舱内的液压阀门处,因为舱内空间过于狭小黑暗,经过老轨和大管的现场检测之后,决定把阀门拆解之后运到机舱做进一步的维修。然后,由甲板值守水手用水桶一层层接力吊运各种各样要用的扳手、起子下来。我们先用绳子固定阀门的一些悬空部分,再有三四个在不同角度打着手电,负责照明的,两个在下方抵住阀门,保持受力平衡的,最后由老轨和大管亲自拆解阀门部件。整个拆解的过程没花上多久,可是准备协调工作却足足忙了好长一段时间。最后拆解完了却发现阀体太重,单人无法搬得上去,即使拆成小件也很难完成,更何况在攀爬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意外情况,所以当场否决了单人搬运的操作可能。最后,我们现场决定,在每一层都安排两个人用绳子进行吊装。这样一层一层接力式的吊装虽然繁琐,但这是在舱内这种湿滑、昏暗场所内作业的最安全、稳妥的方式。

到最后,阀体运到甲板之后,大副还特意叮嘱大家注意携带工具,不要有所遗漏,以免遗留在舱内对日后的压载操作产生危害。水手长亲自断后,在舱内巡视一遍之后才最后一个爬出舱口。等我们都爬出来之后,阀门早就被等在舱口的水手给搬运到机舱里了。老轨和大管也是马不停蹄的奔向机舱,对阀体进行更进一步的检修。

下午我们又重复了一边上午的步骤,不过是把老轨和大管在整个中午修理更换好的阀门给重新搬运、安装回去。因为上午的经验,下午我们很快就完成了工作内容。因为接连两天的高强度作业,大副决定我们今天在完成收尾工作之后,早些休息。

虽然今天的工作时间没有昨天的长,但是今天上上下下的搬运工具、绳索,吊装阀门耗费了我们很大的精力。所以说,今天也许不算是最累的一天,但是绝对是最费事的一天。

清之很凉爽

还是那个五月,但是同时不同地,同样的时节在南海一带,天气越发的炎热,骄阳裹挟着热浪让人觉着脸发烫,口发干。我们船舶正在这一海域航行,继续南下。

经过前两天的检查和维修右五载舱阀门的液压油渗漏问题已经全部解决。但是由于之前的渗漏和拆解装卸吊装阀门的过程中产生的液压油泄漏已经搞得整个舱室到处都是。我们今天的任务就是把舱壁和舱底各个隔档内的残油清理掉。

因为之前大家都至少下过四五回舱了,所以今天的班前会议在强调了工作安全和简短的工作安排之后就迅速的展开了。三副拿出了备用的水龙带。就见四五条水龙迅速的收集起来,组成了一条银白色的长龙,四五把刷子也做好了准备。大家全部都是雨衣,水鞋装备。大副一声令下,手电筒先行,作为舱内唯一的光源,手电筒是我们工作和安全的必须保障。手持手电的先下到每一层之后,都会停下来,为上面下来的人照亮梯子,以免踏空发生危险。再就是水龙一层一层的往下走。刷子也用绳子绑扎好之后,吊运了下来。

因为舱内有大量的淤泥存留,为了安全着想,由两个人操作水龙的出口,一个人扶着水龙的后端,以免水压过大使人重心不稳,产生倾斜,以致滑倒。四五个人在后面跟随,在水龙冲刷完舱内之后,对舱壁进行再一次的清理。每一队都配备两个手电给与照明。就只见前方水龙时而成一条直线冲刷着舱底的淤泥,时而成一团水雾喷刷着舱壁,后面的刷子上下起舞,把一道道泥水洗的干干净净。就见舱内四条光柱或是跟着水柱徘徊,或是指挥着刷子前进的方向。大家你冲一会儿水龙,我刷一会儿泥浆,你打一会儿手电,我扶一会儿水龙,干累了这样干那样,或者是到上面歇一会儿再下来,一天的工夫就把整个舱壁给收拾的干干净净了。

这边一边冲洗着,那边舱底的隔膜泵也一直在轰鸣着。我们把隔膜泵吊运下来,把舱内的含油污水小心翼翼的排到甲板上的积油槽里。怎么说这水里里也含有油花,虽然不多但也是含油污水啊。我们一边冲水,一边抽水,干的是不亦乐乎。虽然外面的天气很炎热,可是舱里还是那么阴凉,这让我们多少觉得下舱还是有好处的。

都干完之后,我们把水龙带和隔膜泵都抬到甲板上清洗、晾晒。我们也都站到一起用淡水冲刷着脸上的盐粒和身上的泥浆。虽然当中我们都喝过政委送来的矿泉水,但是到最后我们还是觉得嘴里有点咸咸的。

经过这次之后,我们每个人上下压载舱一个个都身轻如燕,大家开玩笑的说,再多爬上几节梯子也不感觉费力了。

最后,要记得哦,下压载舱一定要带上手电、对讲机、绳索,这三样法宝绝对错不了。如果你在舱里迷了路找不到出口也不要急着乱走,低头看看脚下的脚印,顺着它你准能找到下来时候的路。好了,这次就到这里,下次再有什么关于压载舱的故事再告诉你哦!(刘家余)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法律声明|使用帮助|联系我们|RSS订阅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2-2012 www.njtc.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传真:(8625)58801195
网站管理: 电话(8625)58586154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传真:(8625)58801195
苏ICP备09095936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