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东 陈万才)
为维护长江江苏段水上交通秩序、改善通航环境、保障航行安全、提高通航效率、促进航运发展, 2003年7月1日长江江苏段船舶定线制开始实施。该定线制实施10年来,船舶流量不断增大,但船舶碰撞事故却得到大幅下降,这是对定线制规定的最好肯定。
但是部分船舶驾引人员违反定线制规定的情况也时有发生,有的受到主管机关的行政处罚,有的因此造成了险情和事故。针对部分船舶违反定线制规定的具体情况,结合主管机关的要求,船舶驾引人员在执行定线制规定的过程中,应重点认识和注意下述几点:
一.正确认识定线制规定
1、遵守定线制规定是强制要求
长江江苏段定线制规定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内河交通安全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及有关国际公约制定,经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批准颁布实施的,具有强制性,违反了定线制规定就是违反了法律法规,而我们每个船舶驾引人员都有遵守法律法规的义务,因此在定线制规定的水域航行和停泊必须自觉遵守规定。
2、遵守定线制规定是为了船舶和水域的共同安全
定线制的出台,其主要目的是为了避免在交通繁忙的水域发生船舶碰撞事故,同时也会提高通航效率,促进经济发展,它是对船舶安全和港口水域安全的有效保障,是双赢甚至多赢的好事,对国家、社会、个人都有利无害,自觉遵守定线制是船舶驾引人员安全意识强的具体体现。
3、严格遵守定线制规定是驾引人员良好素质的体现
国有大型企业的驾引人员经过正规的培训学习和教育,具有较高的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我们不能在埋怨他船、他人不懂法规、不执行规定,妨碍别船航行的同时而对自己放松要求。应该从我做起,树立遵章守法的良好形象,在航行中体现良好的职业道德和风范。
4、深刻理解定线制规定的 “过错责任原则”
船舶在定线制规定适用的通航水域内发生交通事故,一律按 “过错责任原则”进行处理。也就是说,如果你违反了定线制规定造成事故,要承担主要或全部责任。由此可见,船舶在航行、停泊过程中遵守定线制规定十分重要和必要。
二.遵守定线制规定应注意的问题
1.要走自己的航路
船舶定线制遵循大船小船分流、各自靠右航行原则,船舶在航行时一定要按规定的航路航行。由于船舶使用的普通雷达一般不能在显示屏上直观的显示出航路和分隔带(线)的具体界限,因此船舶如果走偏了航路不易被及时发现,有些船舶在视线良好时常常不开雷达助航,凭目视就更难以准确判断航线是否偏离。为避免无意中占用分隔带或相反通航分道,应根据本船操纵性能和吃水情况尽可能沿通航分道的右侧航行,雷达应处于备妥状态,并常用其测量本船与航标或岸标、岸形之间的横距,控制船位在相应的通航分道内;如果是ARPA雷达,则可预先在雷达上标绘出通航分道图;即使在不妨碍他船航行的情况下,也不应有意占用分隔带或其他通航分道;装有电子海图的船舶则应及时更新,正确使用。
2.正确处置紧急情况并及时报告
船舶遇到紧急情况时,应坚持人命安全第一、避重就轻的处理原则,防止发生沉船、死人、爆炸等重特大恶性事故。只要时间许可,应先向辖区主管机关报告并得到同意后再行动;当情况紧急来不及报告时可先行动,处理完紧急情况或紧急情况消除后应立即报告;并应立即驶回正确的航路。
3.注重预防,掌握主动权
长江江苏段航行船舶的种类、吨位繁多,船员素质参差不齐,对定线制规定的理解和熟悉程度不同,执行的自觉性也不同,因此我们的驾引人员应做到瞭望的距离更远、范围更宽一点;分析判断更谨慎、更细致一点;与对方联系更主动一点;采取措施更早一点,使本船始终处于主动有利的地位,避免紧迫局面和紧迫危险的产生。
4、 采取措施要及时、有效
有些船舶违反定线制是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发生的,但分析原因往往是由于事前采取措施过迟和/或措施效果不好而造成。比如在对前船的动态和意图不明的情况下跟进到不允许追越的水域时,前船突然减速或停车,为避免碰撞前船被迫违章追越;又如在限制速度的水域仅调整了主机转速,未考虑水流的影响,没有收到应有的效果,致使船舶的实际速度仍不能符合规定的要求而违章;还有航行中遭遇恶劣天气时,没有提前采取预控措施,导致船位控制困难,偏离自己的航路而违章。所以,采取措施一定要及时,在执行过程中要验证措施的有效性,避免采取无效措施和低效措施,避免违反定线制规定。
5、锚泊也要遵守定线制规定
定线制规定中对船舶停泊也有明确的规定,因此船舶在定线制水域内锚泊、作业都必须自觉遵守相关规定。船舶应在规定的锚地、停泊区内锚泊、停泊 。如遇恶劣天气、机器故障等特殊情况和有沉没危险需要紧急锚泊、停泊时,应尽可能让出航路,并及时向海事管理机构报告。
6、主动、自觉接受主管机关的管理并加强沟通交流
各辖区海事机构是当地水上交通安全的执法部门,他们的管理不仅仅是为了当地水域的安全,同时也保障通航船舶的安全,我们要主动服从管理,积极配合管理,特别要注意甚高频无线电话的值守,服从现场交通安全组织。要按规定报告,按要求进行操作,各辖区海事机构掌握该辖区的全部情况,应主动向他们咨询了解有关航行安全信息,同时积极向他们提供有关现场信息,交流本船的操作意图,争取得到他们的理解和帮助,做好具体操作过程的控制,确保安全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