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光照)
长江江苏段千百年来船舶航行遵循“上行走缓流,下行走主流”的航行原则,船舶频繁穿越航道,航行效益低,碰撞事故发生率高,船舶尤其是海轮不敢在此夜航。2003年7月1日起,长江江苏段进行航路改革,按照国际上的定线制理念,以“各自靠右航行原则分别设计出供海轮等大型船舶航行的“深水航道”和两侧供小型船舶航行的推荐航路和特定航路,既有效分离了大型船舶交通流和小型船舶交通流,又实现了各类船舶在规定航路内各自靠右航行和避免航路交叉。
进江海轮在实际航行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复杂的通航环境,季节性的水流流态变化,雾霾导致的能见度不良,深水航道的弯窄以及船舶流量大导致的交通拥堵,这些客观存在的自然环境因素,给我们的驾引人员的生理和心理带来较大的压力。定线制规定给我们的安全航行带来便利,产生了较大经济效益和社会效应。进江海轮驾引人员作为江苏段船舶定线制的受益者,又是其中的直接参与者,在个人的职业生涯中有着密不可分的直接联系。那么,我们在平时的航行中如何平衡遵守定线制与安全避让之间的关系呢?江苏段定线制里已经列出了船舶避让的特别规定,在这里只是谈谈我们在实际航行操作中的几点感受。
一、加强瞭望。
进江海轮在深水航道中航行,无论是在白天还是在夜晚,瞭望是保证航行安全的重中之重,利用视觉、听觉以及适合当时环境和情况下的一切有效手段保持正规瞭望,通过定时地变换雷达量程,及早发现远处的目标,对其态势进行准确的判断,做到心中有数,方能措施到位和避让到位。
二、使用安全航速。
我们在航行当中,要严格遵守江苏段定线制,就要控制好自己的船位,使自己的船位不能偏离通航分道占用分隔带或分隔线,甚至航行到相反的航路上。现在小船数量日益增多,给长江航行的正常秩序带来不小影响,小船为了经济效益采取减速或停车淌航,由于慈湖河口至西新圩航行警戒区未设置小型船舶下行推荐航路,大船小船共用深水航道,这样的行为就导致小船航经弯窄航段或汊河口水域时,受扫弯水或推开水流的影响,船位偏离通航分道,在客观上造成下行小船应沿深水航道通航分道右侧外边缘行驶的规定,海轮下水航速较快,而通航分道的宽度往往只有不超过200米,如果不提前控制航速,很容易造成因不得不追越小型船舶而占用分隔带或分割线,从而走到上水航路上。
常年进江航行的驾引人员,会发现好多航段会出现固定的交通流,也就是说,每次航行至汊河口、交汇区、锚地、或港口水域时,都会有船舶进出和穿越航道,海轮航经这类的航段前,可先行减速,发布航行警告和信号,待确认周边没有妨碍正常航行的船舶后再行开车,这样操作,即使出现突发情形,也不会手忙脚乱,导致紧迫局面。
三、确保追越安全。
海轮在江苏段定线制航段的航行,由于航速快,经常需要追越航速慢的黄沙船和内河集装箱船,追越局面出现频繁,在可以追越的航段,首先要对当时的通航环境进行评估,综合考虑当时的能见度、通航密度、风、流以及与被追越船的速度差,追越前需征得被追越船的同意并采取协助避让的措施,在得到交管部门的同意时方可追越;其次在追越的过程中,与被追越船保持足够的安全横距,在不妨碍对遇船舶的安全航行情况下,可短时间占用分隔带或分割线,应尽快完成追越行为,避免与被追越船并行的时间过长,保持两船航向成发散趋势,而不是成收敛状态;最后在完成追越后,尽快回到自己的航路上来。
四、避让意图的有效沟通。
江苏段沿江港口密集,船舶流量大,尤其是汊河口、支流水域,船舶进出频繁,往往会妨碍在规定的通航分道内正常行驶的海轮,航经此类水域之前,我们要通过甚高频电话发布航行信息,当与本船的航行相关的船舶应答后,要采用标准用语,简明扼要直接讲明自己的意图,尤其是遇到吊拖一条龙船队时,其通话很容易被抑制,往往联系半天也说不明白会让意图,所以,不要把避让的良好时机浪费在无谓的电话联系上。
长江江苏段定线制的施行,摒弃了多年航路交叉的习惯航法,大大地减少了船舶碰撞事故,我们在遵循和使用定线制规定的同时,要理论结合实际,总结那些血的经验教训,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时刻牢记安全第一,文明驾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