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集团门户    集团网群    公司邮箱    网站地图

 
 
热点栏目:
概况资讯党群船员商务
首页
>> 长航油运报 >> 第33期 >> 四版生活篇
遥望遥远的小山村
发布日期:2013-07-08字号:[ ]

(余森林)

有人说,年龄大了,就比较怀旧,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心情的确是越来越浓了。光阴似箭,说来也快,我自79年离开家乡也有34年,再干几年也就要退休了。在这30几年中,也确实经历了很多事情,当然有甜的,也有苦的,有酸的,也有辣的,但是人生大概也都是这样过来的。到如今每每当我在闲暇之余,或者是心情好的时候就会想起那个遥远的地方小山村,我的家乡---白帽。

那是个地处大别山区皖鄂交界的地方,有一条小河穿过小村的中央,河也没有具体的名字,但是大家都叫它白帽河,小时候经常在河里捉鱼,还经常在河里游泳。河的两边是比较平的良田,我们当地人叫畈,因为地名叫白帽,所以这个畈也就叫白帽畈,畈的周围是大山环绕,也没有具体的名字,就是有的也比较土,叫起来外面的人根本就不知道的,所以我在这里也就不说了。从地理的角度说,这个地方的确是个不错的地方,有山有水,虽然说此处宜城有点夸张,但是我认为至少此处宜镇,现在看来我的看法是正确的,因为我们家乡现在就是镇了,而且是个发展很快的乡镇了,它周围有许多的山环绕着,虽然没有黄山的峻拔雄伟,没有庐山的俊丽秀美,但我觉得都是比较大众美的山,现在山上有很多的松树,树虽然不是什么参天大树,但是人进去了树林里就会有遮云盖日的感觉。那个时候这里的小孩都有一个愿望就是跳出农门离开这个地方,我就是79年通过高考第一个跳出这个地方的人。虽然我现在没有什么成就,但是我还是心系这片生我养我的地方。

古代这里比较偏僻,交通不方便,连个公路都没有。60年代末期后在我刚刚懂事的时候修了一条公路,是国道318,修好以后,也没有名字的,当年据说是战备公路,对外没有标识,地方地图也是找不到的,记得当时第一辆汽车来到的时候,是一辆军用卡车,军黄色的,那个时候我还刚刚上小学,我站在汽车的旁边惊奇的看着那个庞然大物,用手摸了摸,是铁的,还用鼻子闻了闻,有一股怪味道,因为那个时候我不知道汽油味道是什么,心里想着这么大的东西怎么会在路上自己跑呢?还跑的特别快,你追都追不上,心理特别不能够理解。我到上高中的时候才有机会去县城玩了一次,住了2个晚上,实际也就玩了一天,因为一天就一班车,小客车要在盘山公路上走半天才能够到县城,父亲给了我 25块的钱,我只用了5块,还有5块没有舍得用的,为了节省这5块钱,我回来的那天早上都没有舍得吃饭,饿着肚子回家的。记得我工作以后和我现在老婆谈恋爱的时候,我把家乡说的天花乱坠,美丽如画,她很是向往,当我带她回老家的时候,转了几次车到了县城,在县城里住了一个晚上,再坐车往白帽去,看到实际情况,老婆就不愿意了,说老家太远太偏僻了,她说我骗了她,不想和我谈了,要回去。其实我是在地图上指正了位置,但是地图上距离和实际上的距离还是有差处的,因为我们那里是大山,山的这边和山的那边直线距离是不远,但是实际距离就比较远了,其实这就是现实和想象往往是有差处的道理是一样的。当时我慌了,急忙解释,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见到我带了个城里的媳妇回去,家里非常高兴,热情款待,村里的人都跑来看看,老婆也就慢慢的接受了,想想又不是和我在老家过一辈子,并且慢慢还喜欢上了这古老的小山村。现在老婆还时不时的提起那事情,老实说我是把她骗到手的,想想也好笑,人就是这样的,真真假假,假假真真。其实恋爱当中的人都是“骗子”,都想“骗”对方一辈子,也都想被对方“骗”一辈子,不时的来点小插曲,剧情也许更加精彩。

当年那里的人们都是自给自足,与外界基本是没有什么联系的,但是大家都是互相帮助,东家有事情,大家都去帮忙,西家有事情,大家也都去帮忙,感觉还是很不错的。那个时候治安是特别的好,可以说是家家户户都是不锁门的,也许是比较穷的缘故,(其实家家也都没有什么东西的),大家都是平等的,大家有什么事情都是知道的,并且相互关心,平时在一起也有说有笑,就是家里做一点馍馍吃(现在叫馒头)还要送点附近几家,让大家都来分享一下,真有点象理想中的共产主义。

要说环境,那才是个令人向往的世外桃源,那条白帽河清澈透明,河里的鱼来回游荡,无拘无束,村里的人,以前都是在河里挑水吃,现在不挑了,因为现在都吃上了自来水,当然也因为现在是河水没有以前那样的干净了,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工业污染也开始出现了。周围山上绿树丛荫,夏天热的时候,躲在树下乘凉,吹着清风,那个舒服劲是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所以食品特别环保,人的寿命也特别长,我的父母现在都76了,他们的身体都非常好,都能够下地干活。我在城里成家以后,我多次想接父母来城里,但是他们来过了1个月就想回去了,城里的生活他们是不习惯的,城里人都不怎么沟通,哪怕是住在同一个单元,甚至对门都互相不来往,最多也就平时看到打个招呼,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那像他们在家乡哪个无拘无束,活动地方也特别大,心情就特别好。所以父母亲都放弃了来城里生活的机会,安心的在老家的生活着。

多少年过去了,每年我都利用休假的机会带着老婆回来家看看父母亲,然后再接他们来城里过上10天半个月的,老婆也喜欢去老家了。到了老家,老婆还不时的以家里媳妇的身份做一些事情,接待一些亲朋好友。每年回去都有变化,现在回去,那是不能跟当年同日而语了。现在的小镇人特多了,高楼也起来了,当年的土房已经变成了高楼大厦了,而且楼房价格也在往上涨了,以318国道为主线的一纵三横,其规模也是响当当的了,想想我在家里的年代,那里也就有个学校、卫生所、邮政所、供销社,80年代末期,多了镇政府,到了90年代回去,又有了工商所,再到后来又有了税务所,电站等,到了20世纪又多了派出所、土地管理所、电信所等等,现在有了交警中队,电器商场、大超市、大酒店,歌舞厅,加工厂、贸易公司、科技公司、药材公司、房地产公司等等,一应俱全,全然像一个城市一样,岳西到武汉的高速公路正好通过这个镇,据说明年就要通车了,30多年的变化,这里就是改革开放的一个缩影,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

现在那个遥远的小镇一直牵挂着我,最让我爱不释手是那里的土特产,说起土特产首当是那里的山茶了,那个味道真是淳香爽口,养血清神,喝上了就是一种享受,就不想再丢掉了。我们的老乡还把那个茶叶取了一个漂亮的名字,叫岳西翠兰,具有女人味道,现在的岳西翠兰那是相当的响了,北面进了北京市场,南到了广州市场,深得广大消费者的欢迎。其次就是药材茯苓了,这里生产的茯苓品质优良,价格便宜,在药材市场是枪手货,所以现在老家的人大多都在种田的同时,在山上种一些茯苓,一年下来,家家都能够多很多的收入的。茶叶和茯苓已经成为当地重要的经济来源了。

生活好起来的乡亲们,开始关注生活的质量了,再也不是为了生存而生存了,现在要的是精彩了,附近的一些高山也被开发起来了,在镇的附近先后开发了名堂山风景区,司空山风景区,大别山大峡谷风景区等等。这些风景旅游区的建立,给这个原来与世隔绝的原始小山村发展注入了活力。也给我一个想退休回老家过的充分理由。我现在打算在老家买一套房子,在我退休以后,每年回老家过上半年的田园山野生活,满足一下回家的念想。写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唐代诗人贺知章《回乡偶书》: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不改鬓毛衰,几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虽然大诗人的心界高,但是与我们老百姓到老时候的心情是一样的。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法律声明|使用帮助|联系我们|RSS订阅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2-2012 www.njtc.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传真:(8625)58801195
网站管理: 电话(8625)58586154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传真:(8625)58801195
苏ICP备09095936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