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长航油运积极参与“基于IMO标准的船用耐蚀钢应用技术研究”项目,主动支持配合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船用耐蚀钢实船应用研究工作,为国家科研项目的顺利推进、打破此领域技术封锁创造了诸多有利条件。10月10日,所属示范船大庆435轮完成船用耐蚀钢改装后正式投入营运,并顺利完成首航装载任务。
根据IMO(国际海事组织)的相关要求,2013年1月1日及以后签订建造合同或2016年1月1日及以后交付的所有5000吨级以上油船,必须从货油舱保护涂层和耐蚀钢方案中选择采用一种。2012年,国家工信部将“基于IMO标准的船用耐蚀钢应用技术研究”列入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的重点开发项目,以应对国际海事组织通过的船用耐蚀钢标准、腐蚀试验规定以及领先国家在此领域的技术封锁。经过连续几年的努力,目前,我国船用耐蚀钢国产化项目已突破了材料研发与检测的核心技术难关,进入示范船应用及评价阶段。
大庆435轮是长航油运所属3.5万载重吨的原油船,主要从事海进江及沿海原油运输。长航油运取得工信部“基于IMO标准的船用耐蚀钢应用技术研究”项目组的认可,将大庆435轮确定为耐蚀钢应用研究示范油轮。
公司高度重视示范船大庆435轮的改造工作,并成立了项目组。早在2013年初,就启动了该轮的耐蚀钢应用改装项目,并进行了前期谋划和安排。在所有准备工作全部就绪的情况下,该轮于2014年4月22日进厂,正式开始改装。
在大庆435轮改装过程中,公司抽出技术骨干,集中力量,全力做好该轮改装过程中的各环节工作。同时,注重做好与项目组科研项目方、研究所和船厂方等各方面的衔接和协调,保障大庆435轮改装的顺利进行。经过5个余月的不懈努力,该轮于9月30日顺利完成改造,并投入营运。10月10日,该轮在宁波大榭原油码头顺利装载3万吨原油驶往南京扬子石化码头。(郭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