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集团门户    集团网群    公司邮箱    网站地图

 
 
热点栏目:
概况资讯党群船员商务
首页
>> 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 学习交流
名言名句 启迪心智
发布日期:2014-09-29字号:[ ]

《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学习体会

名言名句   启迪心智

(长航油运  方小老)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涉及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各个方面,立意高远,博大精深,贯穿着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体现出高度的政治责任、鲜明的人民立场、严谨的求实精神,是我们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强大武器和科学指南。

在习近平总书记的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善于用讲故事、举事例、摆事实的方式实现互动、凝聚共识;善于用大白话、大实话和群众语言深入浅出、解惑释疑;善于用聊天式、谈心式的语气娓娓道来、引人入胜;善于用凝练、概括的名言名句提纲挈领、启迪心智。习近平总书记颇具个性化的语言风格,易懂、易记、易接受。我从总书记讲话中传递出来的正能量,以及思考船员管理中心在公司打好打赢应对危机决战中所需做的工作,谈一下自己的学习体会。

一、“雄关漫道真如铁”传递给我们不抱怨,不动摇、不懈怠

习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雄关漫道真如铁”,出自毛泽东《忆秦娥·娄山关》。这句名言名句所传递给我们的是:当面对困难,我们应正视过去,查找不足,调整心态,振奋精神,不抱怨,不动摇、不懈怠,以饱满热情,昂扬斗志从头再来。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念与决心,必将获得最后胜利!

二、“人间正道是沧桑”传递给我们把蓝图变为现实有很长的路要走。

习总书记指出,近代以后,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之重、付出的牺牲之大,在世界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人间正道是沧桑”,出自毛泽东19494月创作的《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这句名言名句所传递给我们的是:人类社会历史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谁也不能逆历史潮流而行,而要找到一条正确的道路,把蓝图变为现实双是多么地不容易,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需要我们付出长期艰苦的努力。

三、“敢叫日月换新天”传递给我们只有不怕牺牲才能迎来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的景象。

习总书记在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顽强奋斗,我们党和人民历经千辛万苦、付出巨大牺牲,实现了几代中国人梦寐以求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出自毛泽东1959626日创作的《七律·到韶山》。这句名言名句所传递给我们的是:饮水要思源,我们不能忘记革命先烈,不能忘记自己走过的路,因为历史是不能割断的,革命历史蕴含着一种精神,一种境界,一种动力,只有不怕牺牲,才能迎来一派欣欣向荣的大好的景象。

四、“不到长城非好汉” 传递给我们再险再难也要敢于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

习总书记在参加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时发表了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实现我们确立的奋斗目标,我们既要有“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又要有“不到长城非好汉”的进取精神。“乱云飞渡仍从容”是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的一句,“不到长城非好汉”,出自毛主席193510月创作的一首词《清平乐·六盘山》。这句名言名句所传递给我们的是:面对严峻的内外形势和错综复杂的内外矛盾、重重困难,仍需要“乱云飞渡仍从容”的战略定力和“不到长城非好汉”的民族气魄,再险再难也要敢于向前推进,敢于担当,敢于涉险滩,敢于啃硬骨头。

学习习总书记在两篇重要讲话中引用的上述名句,可以让我们领会到一种精神的继承和历史的接续,可以提升我们的思想境界,磨砺我们的意志,感受历史的苦难与辉煌,总书记给我们宣达的是凝心聚气的正能量。作为直接服务于公司运输船舶,为公司安全生产经营改革发展保驾护航的船员管理中心,在公司处于实现回归可持续发展轨道的转型攻坚期,如何结合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一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助推公司再次崛起,我个人认为必须在服务船员、服务船东、提升队伍素质、提升管理水平、确保内部市场配员、确保外部市场开拓等方面多下功夫,努力开创公司船员资源开发、管理、使用新局面。

一是要在服务船员方面多下功夫。重点是以《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倡导的确保海员体面劳动为宗旨,贯彻以人为本、为船员服务的理念,进一步优化育人、用人环境,加大机关作风建设力度,在船员培训、培养上执行同一标准,为船员成长、立业创造更加公平公正的内部条件,用事业吸引人。在船员的派遣、使用上坚持大小船兼顾、工作休假时间均衡、内外派协调的使用原则,缩小不同船型之间的薪酬差距,同时,积极跟踪外部船员市场薪酬变化,及时向公司进言献策,提升公司船员薪酬市场化水平。进一步落实人文关怀措施,继续做好青年婚庆致贺、《海员最新闻》、海员家属互助、“情系家园-亲情电话卡”以及困难职工慰问等各项惠民工作,为船员职工办实事、解难事,用情感温暖人。大力培育和弘扬“无指责”的船员管理文化,对船员要多鼓励、少批评;对船员的失误,多从管理层面查找原因,用待遇和情感留住人。

二是要在服务船东服务方面多下功夫。重点是坚持内外一致,树立起公司内部管船单位也是船东的新观念,力争为内外部船东提供数量满足配员需求、素质满足岗位需要、资历满足检查要求的船员资源。同时,进一步引导船员增强服务意识,秉承为客户服务、令船东满意的宗旨,坚守职业道德、崇尚诚信理念,摒弃临时观念、雇佣观念,调动积极性、发挥创造性,一切以船东的利益为重,不折不扣履行好职责,以优良的服务态度、优质的货运质量,展示良好的职业素养,力争每服务一位船东就站稳一片市场。

三是要在提升队伍素质方面多下功夫。重点是提升船员个人素质,着力打造一支专业技术过硬、业务能力好、职业道德观念强、忠诚于公司的核心船员队伍。同时,积极落实好船员证书培训、履约培训工作,加强船员技能培训、英语听说能力培训、应对检查培训等,提升船员业务素质。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船员队伍结构,提升船员队伍整体素质,通过强化船员培养控制,优化船员队伍结构,加快外贸大字号船员培养进度,适当控制操作级船员的培养节奏;通过加大VLCC船型、乙烯船等特种船型的船员培养力度,适度做好丙类船员的培养储备工作;通过加强基地船员培养、使用和管理工作,稳定普通船员队伍。

四是要在提升管理水平方面多下功夫。重点是在“严”字上下功夫,按照既定安排,落实好人力资源管理提升专项活动,细化措施、全面整改,总结评价、持续改进,努力实现短板消缺和瓶颈突破,促进船员资源开发管理流程更加严谨和更为科学。在“精”字上做文章,船员培训工作多出精品,结合实际需求,开发好培训项目;注重前后衔接,缓解工学矛盾,节省费用支出,保证培训质量,让宝贵的培训资源发挥最大效用。成本管理要更加精细,有效落实好船员交接期重合时间控制、差旅费支出控制、船员培训费控制和机关办公费控制等项目,严控人工成本。在“新”字上动脑筋,针对STCW公约马尼拉修正案正式实施、《2006年海事劳工公约》生效等实际,创新管理制度,确保满足公约和法规要求;坚定推进子公司改革改制。按照公司的统一部署,及时完成海员服务有限公司改革工作,清理和划分中心与子公司职能,在此基础上,建立海员服务有限公司独立的质量体系,力争年内建成并通过审核取证。

五是要在确保内部市场配员方面多下功夫。重点是对公司船员资源现状进行静态分析、对公司年内新增船舶的配员需求进行动态掌握,在此基础上科学配置公司船员资源,合理调配船员并加强跟踪管理。同时,加强对船员上岗率的监控力度,及时清理不合格船员和闲置船员,加强各单位之间的船员调剂使用力度,以进一步盘活船员资源潜力,提高船员资源使用效率。加大船员培训、培养力度,着力于培养紧缺岗位船员人才,满足公司船舶配员需求。通过返聘优秀的退休船员、培养使用基地船员、市场寻租优秀的船员等方式,达到借用市场船员资源力量,保障公司船舶配员的目的。

六是要在确保外部市场开拓方面多下功夫。重点是在市场开拓方式、收入提高、效益增加等方面大胆创新,通过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强化跟踪管理服务等举措,进一步深化与现有重要客户的互惠合作关系,巩固好现有市场。在巩固现有的船员外派市场的基础上,服务和维护好优质客户的战略合作关系;充分利用好公司船员证书江海联运优势和船员队伍油、化、气复合型人才优势,做好市场开拓。充分利用市场资源和社会资源开拓市场,结合公司船员产业化发展,做好“拥有人和控制人”这篇文章,加大船员租进租出力度;借助品牌效应开拓市场,进一步做好公司船员劳务品牌的培育和推介工作,进一步加大船员市场意识、服务意识以及职业道德教育,更好地引导船员以优质的服务态度和服务质量展示自身良好的职业素养和长航油运良好的品牌形象;加强品牌宣传推广,建立外派船员资源信息发布平台,依托“江苏省船员协会”,积极宣传长航油运船员劳务品牌,不断扩大市场知名度和辐射面。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做好党员本分 为公司重回可...
·全面深化改革与公司的生存发展
·融入改革重组实践亟需强化的三...
·推动公司早日回归健康盈利可持...
·长航油运连续四年获得“安全诚...
·关于印发《长航油运“整改落实...
·长航油运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法律声明|使用帮助|联系我们|RSS订阅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2-2012 www.njtc.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传真:(8625)58801195
网站管理: 电话(8625)58586154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传真:(8625)58801195
苏ICP备09095936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