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统计,长江之珠轮一号发电机运行时间已近10000小时,因备件迟迟未供船,造成一号发电机预期吊缸时间一再推延。
九月十日,在备件未充分到位的情况下,结合一号电机的实际运行情况,轮机长决定采取“多自制,少换件”的原则,组织一号电机吊检工作。在充分保障一号电机吊缸质量的情况下,争取最小限度利用现有备件,减少备件的消耗,节约吊缸经济成本。
因属航行中吊缸,又身处炎热的热带海域,人员的值班安排,防暑降温措施马虎不得。因此在吊缸前的安全会中,轮机长特别强调了全体人员的合理值班安排,防暑降温措施。
会后,大家立即按分配的任务,各司其职,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吊缸的各项工作。大管轮,二管轮,实习二管主要负责缸头及活塞头的吊检。轮机长、三管轮、机工长外加白班机工主要负责各类垫床的加工以及缸头及活塞头的清洁。
早在吊缸前一天,二管轮已将油头,摇臂,摇臂顶杆,高压油管连接管,高压油泵连接管等缸头附件拆卸完毕,因此缸头的拆卸迅速高效。首批四个缸头吊出后,大管轮,二管轮,实习二管继续吊活塞,白班机工挨个对吊出缸头和各种配件进行仔细清洗;电机员三管轮开始研磨气阀,每个气阀都做到尽量打磨,争取不放弃每个气阀。打磨气阀振动大,速度慢,船员们轮流上阵,起早贪黑,整整用了两天时间才将所有气阀磨好。
此外轮机部还通过自制专用工具拆卸排气阀座及气阀导套,修复已经损坏的气阀研磨机,使得工作效率大大提高。
据吊缸前的备件统计,备件严重短缺,面对缸头垫床无备件、排烟管垫床无备件、排气阀气封无备件、进气阀气封备件仅六个、水套O型圈无备件,缸头滑油管O型圈无备件、排气阀及阀座、活塞环备件严重不足的情况,轮机长及机舱全体人员集思广益、群策群力,用智慧及辛劳的汗水将困难和问题一一解决。原有的缸头垫床小心取出后进行平板研磨后继续使用,自制排烟管石墨垫床,用进气阀气封代替排气阀气封,完好的气封维持不换,用尺寸差别不大的其它O型密封圈替代缸头滑油管及水套O型密封圈,活塞环经测量后各项间隙在正常运行范围内未进行更换,进排气阀在保证工作质量的前提下,尽量研磨不更换,最大限度减少备件的消耗。
持续的吊缸工作中,轮机部全体人员上下一心,敬业负责,工作热情高涨,轮机长带领大家加班加点,力求在最短时间完成吊缸任务。各工班在夜间值班期间依然毫不懈怠,主动承包清洁任务,做好缸头,活塞头的清洁工作。二管轮更是身先士卒,白天全程参与,夜晚坚持值班。
九月十五日,时值中秋,随着一号电机清脆的轰鸣声,各类数据参数正常良好,吊缸工作高质量无返工圆满地完成。长江之珠轮轮机部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向远方的家人,向长航油运寄上节日的问候。(张宏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