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集团门户    集团网群    公司邮箱    网站地图

 
 
热点栏目:
概况资讯党群船员商务
首页
>> 长航油运报 >> 第48期 >> 四版生活篇
怀念童年

发布日期:2014-08-19 字号:[ ]


(刘秀师)

上个月回到县城办事,办完事后,再也按捺不住思乡之情,叫车直奔村里。

我的老家是一个古镇,很久以前这里是一片海滩,是一个天然的晒盐场,所以取名“天场”。我们的乡叫天场乡,我们村叫天场村。以前还是海滩晒盐的时候,自然就是个海盐交易市场,外带货物贸易,自古热闹非凡。后来海滩逐渐淤积,早已不见海滩的影子,但一直是乡镇府所在地,有医院、工厂、粮站、银行等公家企事业单位,并且保留了集贸市场,常年人来人往,川流不息。

掐指算来,自母亲去世以后,已经好几年没有回老家了,即使母亲在世的时候,每次回去几天也总是忙着访亲走友,没有好好看看村子的面貌,对村子和乡亲们的印象大部分还停留在很多年前。

我是下午到我哥家的,听说我回来了,一些老邻居都过来和我打招呼。我忙着让座、递烟、倒水。年龄大的喊着我的小名说,小八子,你回来了,还是那样,就是胖点,到底是拿工资的,没吃过苦。年龄相仿的关心我的收入,说,你现在一年收入有四、五十万吧!我说没有。他们不相信,我也不想辩解,因为以前辩解过没人信。我这还算好的,有的船长和老轨回老家,村里都说他们一年一百多万呢!我这点“冤”算什么?

他们很好奇我们的船有多大?有多少人?装什么货?跑哪里?我一一讲给他们听,讲海上的风浪险恶,讲别样异国风情,讲诸多奇闻异事······他们听得很入神,从他们的眼神里能看得出他们对我的职业非常羡慕,对外面的世界非常向往。有的甚至说,你把我弄到你们船上去吧,帮你们干干活,也好到外国去看看······我们就这样天南海北的聊着。

发小“何五”请我吃晚饭,我说你什么也不要弄,我就想吃“山芋渣子”。“山芋渣子”是我小时候常吃的早餐,自从山芋收上来就开始吃,一直吃到来年春天山芋发芽。那时候家家条件都不好,几乎户户早上都吃“山芋渣子”。前一天晚上将黄豆用水泡好,山芋去皮切丁,第二天早上用水将山芋煮熟,然后倒入现磨的豆浆,煮熟以后即可食用。山芋是甜的,豆浆是香的,吃着山芋喝着豆浆,非常美味。可再好吃的东西也架不住天天吃,有的小孩一到吃早饭就哭鼻子,闹着不吃。不知怎的,我天天吃,却从没反味,而且非常喜欢。现在做“山芋渣子”简单了,黄豆磨成粉,随时都可以做。

我说:“何五子,你小的时候有一次拿了五分钱到后街刘老头家去买了一个生煎包吃,我们几个看着你吃,闻着那香味口水直流,那味道至今我还记得,那件事我现在还常和我老婆说起,说那味道香啊,也真馋啊,要是那时候能吃上一口该是多高兴的事啊!”

何五说:“唉,刘老头早就死了,想想那时候真穷啊!能有口吃的就很不错了,还记得你们饿的时候常到我家吃山芋干面,那东西黑不拉几,还吃的挺高兴,用开水烫了搓成鸡蛋大的圆子放在粥锅里煮熟了吃,牙不好的都咬不动。”

我说:“小的时候虽然穷,但也挺快乐的,整天玩,我们和大勇子、二龙、小如子五个人天天在一起玩,有时候还合伙抹桑树叶子、打楝树枣子、打粽叶子卖,捞鱼摸虾卖,分一两毛钱,自己只留几分钱,毛票都上交,还是挺懂事的。唉,大勇他们现在怎么样?

何五说:“二勇在上海做蜘蛛人,有一次麻痹大意没系安全带,从三楼高的地方掉下来,下半身废了,公司赔了几十万,回来在家休养。他爸每天为他插管导尿,不注意卫生,感染发炎,死了。大勇就用这几十万开了两个超市,可不会管理,加上好赌,被几个中学老师设套给骗了,现在只留一个超市由他老婆看管,自己到上海打工去了。该他命中穷啊!二龙两口子还不错,在街上买了门面房,做点生意,有个儿子。小如子年轻的时候犯了事,这你知道的,一直在外躲着,现在那案子没人追了,偶尔也回来一下,露个面就又走了,有个女儿,也老大不小了。”

······

  我们就这样吃着聊着我们的童年趣事,说好第二天他带我到村里转转。

 第二天上午,他带我到村子南边的苏北灌溉总渠大坝上去看看,小的时候,从家里到渠边大约有一千米,现在只有约一百米距离,前几年灌溉渠拓宽,把我们村子铲去一大半,南边的人全部拆迁到北边来,形成现在的新街。小的时候,渠边有一渡口,那也是我们夏天洗澡的地方,渠宽约一百米,我们人小体力弱,一次游不过去,就随着渡船一起走,中间累了就抓着船帮子息一会。现在站在大坝上,看着干涸的渠底,怎么也找不到渡口的影子,只能极力地回忆着儿时在渠中戏水的快乐。

大坝的下面就是我们原村中心的黄家大院,那是我们小时候上学的学校,原是一个黄姓地主的家院,有二十几间房子,被没收以后就做了小学。记得三年级的时候,有一次买了小鞭放在书包里,不知什么原因上课时炸了,被班主任“蒋老巴子”打了一顿,完了又告状到我家里,害得我又被母亲打了一顿,受了二茬罪,至今想起这事,还有点耿耿于怀。这里现在被人租用做了食品加工厂,孩子早就搬进新学校,自然看不到嬉闹的孩子,听不到朗朗的读书声,可依稀能看到当年在门口卖花生、瓜子的老张头和卖炒米糖的韩大妈。

我们又来到村子的东边,东边有座桥叫“白桥”,白桥下面的河叫“白河”。白河是灌溉渠的支流,中间由泵站隔开,每到汛期来临之前,泵站就会提前将河水抽干。在水快要见底的时候,村里的好多人就背着篮子到河里去摸鱼,我们也会去,跟在大人后面捡漏,有一次我还逮到一条几斤重的大鳗鱼,摸在手里那黏糊糊的感觉至今记忆犹新。别小看这“白桥”,在现代战争史上还是很有名的。桥东就是杨庄,抗日战争时期的“小杨庄战役”就是在这里打的。战役前夕,日本人在汉奸的带领下到我们村子抓共产党员,由于预先得到通知,党员全部躲开了。晚饭前日本人撤到阜宁去了,可夜里又杀了个回马枪,在我们村里抓了五个共产党员,全部绑在白桥上砍了头,烈士的身子掉在河里,头颅挂在桥上。其中一个党员是我的邻居,叫曹孝堂。曹孝堂壮烈牺牲以后就葬在白桥附近。我上小学的时候,每到清明节,学校就组织我们祭扫烈士墓,对我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现在去看看,桥在,墓在,却不见儿时的伙伴,不知他们一个个现在过得怎样?

我俩一路走一路看一路聊,好多人我都不认识,他们也不认识我,向何五打听我是谁?何五介绍我以后,老的说,奥,是兆常家小八子啊!说来还真像他爸。年轻的人说,是小八叔啊,我爸妈常说起你,快进来坐坐。他们的热情让我感觉家乡的温暖,感觉故乡人的亲切。

   在我哥家吃了中饭就又走了,坐在车里回头望望既熟悉又陌生的村子,一栋栋小楼让我打心眼里为家乡的变化而高兴,但又为没能见到我印象中的家乡而感到遗憾。忽然觉得,我一直想回老家,不是因为对家乡有太多的留念,而是因为怀念我的童年。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奇人”老赵
· “奇人”老赵(员工故事之二...
·劳动最美丽——一线工人故事会...
·海员生活(两篇)
·舌尖上的船
·海员生活(四篇)
·怀旧
法律声明|使用帮助|联系我们|RSS订阅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2-2012 www.njtc.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传真:(8625)58801195
网站管理: 电话(8625)58586114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传真:(8625)58801195
苏ICP备09095936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