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之珠轮作为公司的首艘VLCC,运行三年多来,频繁穿梭于中东——远东航线。到如今,该轮绝大部分设备都到了大修期,之所以能始终保持良好状态,靠的就是有一群能吃苦、勤思考、讲奉献的轮机人员。“不含糊”的轮机长吴建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之一。
吴老轨做事天生有股认真劲儿,碰到问题非要查个子丑寅卯来。针对长江之珠轮主机单点系泊有时不来车的现象,吴老轨和大管轮王青华一起捧着个图纸,硬是来来回回摸索了两天,终于发现问题所在。原来主机停车转集控室后,虽然电信号复位,但有时气信号却没有复位,这就造成驾驶台要车不来车的现象。问题真相大白,两天的时间没有白费,问题在吴老轨和一帮轮机人员努力下,得到了彻底解决。要知道此问题曾有服务商多次上船都未能解决。事后吴老轨又主动和大管轮将检修成果上报给岸基地,得到公司领导的肯定和嘉奖。
主机设备维护检修,是轮机班的看家活儿。吴老轨在设备维护检修方面,更是一点也不含糊,能自修的地方,他肯定带领大伙儿“搞掂”。某航次因受恶劣海况影响,船首小吊被海浪打坏,整个传动装置几乎报废,吴老轨带领大家前前后后用了近半个月时间,才将损坏的涡轮涡杆传动装置修复。这期间,他们将所有部件拆至机修间,损坏断裂的齿面堆焊修磨恢复原样,断成几截的传动链条用扁钢做成链接头,重新连接起来的链条跟新的一样。这次的热带风暴还使船首甲板的多只灯具受损,船首救生筏应急照明灯柱被打断,在吴老轨的安排下,电机员汤胜利船头船尾、上下桅杆数十次,最终将一个个损坏的部件修复,面对巨大的工作量,硬是没有申请航修。类似的事情太多了,诸如首尖舱的水密门变形、舷梯轨道的弯曲等都是他们以自己的力量完成。自修虽然辛苦,但给公司节约了成本,间接增加了船舶效益。
虽说是轮机部一把手,但吴老轨总是没有一点架子,干起活儿来,身先士卒,一点也不“含糊”。一次,二管轮管苏建检查2号主锅炉炉膛,发现炉顶一根水管破裂漏水,吴老轨一声令下:焊补。于是大家分头忙碌起来,放水的放水,拆燃烧器的拆燃烧器,测氧测爆通风后搭架子的搭架子……螺丝壳里摆道场,脚手架完成,两根安全带通过燃烧器孔到位,电焊线、地线工具进场。顶部破裂的水管沿下半圆裂了有8厘米长,要焊还需最难手法——仰焊,有难度。机工长首先用灭弧焊将裂纹封住,老轨检查后说:“不错!应该不会漏了,最好再加强一下。”于是,他又自己亲自操刀,用早已准备好的半圆管进行覆板,边焊边用榔头敲服贴,光覆这块板花了将近一小时,其间要克服炉膛刚放完水的高温,仰焊时火花雨的撒落,铁水的不规则流动等各种困难……一遍一遍的焊补敲渣打磨之后,终于皇天不负有心之人,四条让所有人都认可的焊缝出炉。上水烧炉点火试压,停炉检查,一切OK!瞧这干劲,大家都对他的“不含糊”竖起了大拇指。
吴老轨干检修不含糊,干活不含糊,他肚子里的“墨水”,也不少,是个真正让咱们佩服的有勇有谋的轮机部老大。他工作方法也有点与众不同,但分析问题思路清晰,带出了一群善于思考、懂得干活的优秀轮机人员。他有一句经典的名言:船上没有干不了的活!比方说VLCC造水机总是要拆解除垢清洁的问题。在吴老轨的带领下,船上创造性的在海水管上加装了反冲洗管路,平时接消防水来进行反冲洗操作,有效减少拆检次数和橡皮垫床损坏。最近,在吴老轨的带领下,轮机人员又在实践关于“VLCC如何节约半年物料和置换压载水节约燃油”的新课题,如果试验成功并得到推广的话,将为公司VLCC营运成本开支节约一大笔费用。(徐孝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