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1月10日,本年度最强台风“海燕”的中心位置离北部湾越来越近,上午8点位于海南省三亚市南偏东方大约150公里的南海中西部海面上,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4级。扬洋公司宁化421轮正在海南岛洋浦港10#锚地抛锚,根据台风路径和发展趋势,有可能会在台风“海燕”的十级风圈内。当时十级风圈半径为120公里。
扬洋公司都是几千吨级的小船,多年来都是以避台为主,此次距超强台风如此近距离还是第一次,对于是抗还是避,公司领导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召开防台抗台小组会议,并通过收集日本、中央、浙江等气象台的台风资料,及时获得台风最新信息。根据“海燕”的发展趋势,不断跟踪记录、标绘、分析台风动向,同时及时向船上下发防台跟踪表,通过电话随时掌握船舶的情况。通过扬洋公司防台小组的共同分析研究和风险评估后,公司向长航油运防台办做了汇报,决定宁化421轮选择继续在洋浦港10#锚地抗台。
11月10号上午,扬洋公司海务部门对宁化421轮下达了预防措施的指令,要求船舶抛一点锚准备抗台,当时正值风力8级。指示船长组织全船召开抗台会同时布置相关工作,通报台风位置和船舶的风险控制,要求驾驶台和机舱按航行班值班,当风力增强到9级时适当增派人手,甲板上大小舱盖都检查上紧,所有移动部件加以绑扎,所有舷窗和水密门,一律紧密关闭,甲板生活区排水口全部检查并保持畅通,主机、辅机、锚机、舵机等应处于正常状态;轮机长也安排机舱人员做好充足的抗台准备。驾驶员将当时船舶所处的环境及周围船舶的船名等记录下来以便更好的沟通和联系。
在整个抗台过程中,宁化421轮船长时刻关注着台风“海燕”的动态,驾驶部值班人员每半个小时做好船位、船首向、气压、风向风力及周边船舶动态的记录,轮机部则保持着主机一直备车;岸机关的公司领导高度关注台风的变化及影响,安排海务部门实施晚上防台值班,及时为船舶提供更多的信息和技术支持。11月10号下午4点左右,风力加强到9级,21点风力增强到10级,阵风11-12级,并伴有强暴雨,台风中心距宁化421轮不到80海里已在10级风圈内。对此危险状况,公司的值班人员每隔一小时与船舶通话了解船上最新情况,公司领导也经常打电话询问情况。
随着强台风“海燕”11号凌晨4时左右在越南东北部广宁省登陆,洋浦港锚地风力也逐渐减弱,11号早上7点宣布抗台结束,船舶主机完车,并把双锚改抛单锚。船舶取得了本次抗台的胜利,公司领导的重视、船长的配合和广大船员的努力在抗台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岸基管理部门给予船舶的支持、良好的团队合作和丰富的抗台经验为这次抗台取得胜利奠定了基础。(王义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