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集团门户    集团网群    公司邮箱    网站地图

 
 
热点栏目:
概况资讯党群船员商务
首页
>> 长航油运报 >> 第39期 >> 四版生活篇
男人与海(外两篇)
发布日期:2013-12-23字号:[ ]

男人与海

(孔子齐)

 深秋已深,岁月又划过一行幽痕,于颇多同吾年龄相仿之自诩大丈夫者眼中,深秋乃荒芜凄凉之季,深秋乃劳燕分飞之季,深秋乃迷惘拖沓之季,深秋乃悲苦寒凉之季。。。。。。

吾同消沉悲秋之丈夫者并无二致,贱骨未尽忧郁,腐血仍存哀伤。落花无情,生来二十三载,茕茕独立,难寻红颜知己,伴依比翼双飞,感慨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余本无意,可堪造物未降吾于乱世,任其挣扎厮杀,任其挥汗流血,任其拍案惊起,愤怨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更有难以启齿之愿,即正如《时有女子》之所云:吾一生渴望被收藏,妥善安放,细心保存。免吾惊,免吾苦,免吾四下流离,免吾无枝可依……

 余确与消沉悲秋之丈夫者无异!

辗转之余,回望日月长廊,自当日有幸得登长航碧玉,漂洋过海,乘风破浪,尔来一百又七十一天矣。如是深秋,闻不到,风乍起,桂枝捧花香四溢,见不得,雨骤生,梧桐枯叶黄满地。平日之所见了了浮影,而今举首放目,蓝天怀抱碧海,晴空提起朝阳,微风拂溺白云,船舷推起上浪,彩虹应喝而生,偶有蓝鲸喷涌“泉水”,海豚掠过涌浪,飞鱼嬉戏船首,海鸥栖落杆头。余自愧口舌木讷,倾尽所学,难述如诗若画之美;亦或是,乌云撑满三百里,狂风卷起千堆浪,暴雨溅成万粒珠,闪电劈开初歇夜,雷声轰裂半日宁,海燕逐浪倚倚行。不由正襟危坐,双臂紧扣,惊心动魄,胸涌澎湃,无语凝噎。终得以,见吾所之未见;闻吾所之未闻;除,吾阴霾,去,吾压抑,解,吾心结,悟,吾所惑,昂,吾斗志,宽,吾胸怀;拓,吾视野。

余确与消沉悲秋之丈夫者无异?

深秋甚深,岁月再度划痕之此时,于颇多同吾年龄相仿之自诩大丈夫者眼中,深秋乃风华茂盛之季,深秋乃细语缠绵之季,深秋乃夯程鉴行之季,深秋乃温婉柔和之季……

吾同铿锵嗜秋之丈夫者并无二致,精神拜别残缺,躯肉接纳新生。鸳鸯诚可羡,然缘分天定,不知可求,且成家尚早,立业待急。虽做不得一官半爵,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但却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之心。更尝怀君子之质,即正如《论语》之所云: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余确与铿锵嗜秋之丈夫者无异!

吾生不才,然高堂不弃,教之以孔孟之道,诲之以圣贤之书,未料幼时顽劣,且资质愚钝,未能达其所望;拧子忤逆,于此近乎半载之中,未尽得百善之宜,父亲好酒,未伴其小酌,母亲善言,未随其左右,愧疚至深,惟誓于而立之年,小有所成,不求闻达于内外,但求衣锦还乡,以蔚父母之辛劳,以践吾晚起之行。   

乘风破浪勇往前

(周凡喜)

我自不比黛玉,没有“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的愁伤满怀,亦不如陆放翁“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豁然豪情,更枉谈辛弃疾“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耿耿傲骨。我只是一介草民,平凡的如清晨树叶上的露珠。

而我却有一个特殊的,“纯爷们”的职业——seaman,海员。

岂不闻“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小小的露珠也不会只甘心于滴落寸土,他要蒸发,回到云的怀抱,汇聚成雨,滋养大地,哺育万物。我亦不愿只醉心于安稳的生活,就这样一生虚度。我想,或许,大海才是此生最终的归宿。我要,只应,乘万里风,破万里浪,“直挂云帆济沧海”!

如是,我选择,向着大海,前进。

在家等船的日子,一半期待,一半不安。从朋友和媒体上耳闻目睹过一些关于船上工作生活的情况,也特别关注过不少新闻。诸多方面的了解,对“船上”有了一个感性的理解与认识。先不论作为一名远洋船员可以经受大海的洗礼,横跨大洋,达到西方,体略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或许有幸,还可以来一场免费的世界环游之旅。想象之中,狂风巨浪,波涛汹汹,我驾驶着一叶舟就在其中破风斩浪,从容不迫。何等之刚强有力,何等之唯美壮观;想象之中,几叶扁舟,海鸟单飞,夕阳余晖,相互映衬,构成一幅绝美的夕阳海景图。“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我就是这诗情画意的一部分;想象之中,月是故乡明。我在海角,家在远方,万水千山,天涯此时,清辉洒遍。管它点点与斑斑,只念“千里共婵娟”。然而职业的特殊性又决定了不能时刻与亲人相伴,平日难聚,佳节无逢。我就像是一只纸鸢,东南西北,剪不断的是那缕浓浓的思念。有家的牵引就有方向。更不安的是,夕阳残血里,在我身上演绎出真实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自古多情伤离别,放不下许多事,舍不得许多人,豪情纵有千般,当真的分别的那一刻来临,或许能做的就是微笑着挥挥手,转过头,几滴泪落。一曲离殇,家乡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如今在船上已三月有余,深深感受着长航油运大家庭的温馨。在长江之瑞轮的这些日子,工作学习生活中,无不时刻体会到前辈同事们的关怀。严肃谨慎的常老板,平易近人的刘老大,循循善导的水头,风骚不减当年的老苏,勤劳肯干的邱大师,博学多闻的小白,和善可亲的乒乓,经验老道的老熊,还有“那些年”和我一起在甲板风吹日晒的、同甘共苦的、细心教授我实际操作的水手兄弟们——东哥,柏师兄,佳佳,瑶瑶,阿锐,阿真以及机舱的同事们。一路走来,宁波、南中国海、新加坡海峡、马六甲、印度洋、好望角、西非、爪哇海,我们风雨同舟,和衷共济,点点滴滴编织了我最初的航海梦,让我懂得了在漂泊的日子里,并不孤单,我们彼此依靠,相互慰藉,共同守望着每一次的胜利归航。

散步甲板,碧海蓝天。颇为规整的水龙带,捆绑结实的缆绳罩,收拾妥帖的工具库等等,一切的一切都浸透着我们的辛劳,每一块钢板都见证着航海人的无悔付出。维养时的油漆,黄色,白色,蓝色,绿色,黑色,映射着船上生活的多彩,也书写着我航海生涯最美丽的篇章。甲板上的汗水,仿佛印迹犹在,每一滴都让我体会着不一样的存在,我知道我付出着,我与船舶并肩驰骋在大洋上,乘风破浪,毫无畏惧。经受大海的锤炼,我坚定地告诉自己——这就是我的理想,不管未来有多少风雨,我将一往直前。

航海之路,“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汽笛声声,远处的海鸟直飞蓝天。我知道,我的梦已经起航。

大海情思

(柳汪洋)

这次,我们一行八人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坐飞机,一路飞往卡塔尔首都多哈,再转机飞往阿联酋迪拜,然后在阿联酋富加拉港登上长航珍珠轮。然而最近4个月以来,长航珍珠轮一直在北印度洋和波斯湾一带航行。因此,我们看到更多的景色,除了天空和港口,就是海洋。闲来无事的时候,我喜欢独自一人伫立在栏杆旁,欣赏浩瀚无边的大海。

天刚破晓的时候,月亮正悄悄躲藏起来,海面平静如镜,水天一色。大洋深处的海水是皎洁无比的湛蓝色,远比国内港口附近的海水清澈透明。偶尔微风拂来,吹起了绝细的千万个粼粼的小波纹。天边呈现蔚蓝色,只有几片薄纱似的轻云,平贴于空中,如同一位穿上绝美蓝色夏衣的女郎,而颈间却围着一段薄如细纸的白纱巾。此时,看到的是“天连水尾水连天”的景象,想必这个时候的天空跟大海是最宁静的。忽见一群鱼儿钻出水面,几只海鸟展翅飞来,掠过水面,激起朵朵浪花。鱼儿都被海鸟吓着了,没有一个敢再将头伸出水面。一轮红日悄无声息地钻出水面,顿时霞光万丈,光芒四射,附近的海水被染得通红。天空似乎与大海心有灵犀,打破了大自然的宁静,天上的云朵飘来飘去。

到了傍晚,海面上呈现出另一番景色。夕阳渐渐地躲进海里,西方的天空还燃烧着一片橘红色的晚霞,大海也被这霞光染成了红色。当一排排波浪涌起的时候,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红又亮,简直就像一团团燃烧的火焰,闪烁着,滚动着,消失了。正如李商隐一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海水似乎不甘心现状,开始汹涌澎湃,后浪推前浪,一排排白花花的海水簇拥着冲过来,声似雷霆万钧,势如万马奔腾。大海仿佛无边无际的战场,海风吹起震撼天地的“号角”,海浪似乎是千万个英勇的战士,发出隆隆呼喊,向前面发起猛烈的进攻。

天空繁星闪烁,熠熠生辉,一轮皓月悬挂在空中。这雄伟壮观的海水使我感到在浩瀚无边的大海里,蕴藏着无穷无尽的力量,这茫茫的大海曾引起许多诗人无限的遐想。我想起了张九龄的“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这句诗。

虽然海上热闹非凡,但我感觉越来越冷清,唯有形影相吊。我不知不觉地想起儿时的歌曲:“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的故乡。海边出生,海边成长。大海呀大海,是我生活的地方。海风吹,海浪涌,随我漂流四方。大海呀大海,就像妈妈一样,走遍天涯海角,总在我的身旁……”大海是多么宽广,多么深邃,茫茫大海中,一个人是多么渺小啊!夜愈深,海上波涛声依旧,我的愁绪却愈发浓烈,海上再美妙的景色也比不上看一眼亲人的背影。倘若有一个亲人在身旁,那该多好哇!

在海上漂泊了几个月,再坚强的人,也会思念亲人。每到夜深人静的时候,我觉得自己很脆弱,似乎不堪一击。但是不管怎么样,也要尽力挺住,坚持到最后必将获得岸上的人无法体会到的喜悦。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海外见闻(两篇)
·一线传真
·梦海——海梦
·感受履约《2006海事劳工公...
·重返洛杉矶
·踏梦而行
·“畅想油运梦”征文选载(一)
法律声明|使用帮助|联系我们|RSS订阅
 
招商局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2-2012 www.njtc.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电话传真:(8625)58586860
网站管理:(8625)58586787
技术支持:(8625)58586787
苏ICP备09095936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