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内容:
朱宝勇:我们的轮机长盛佺
柳汪洋:话说沈水头
张希龙:记宁化411轮机匠长张如忠
我们的轮机长盛佺
(朱宝勇)
轮机长盛佺自1989年分配在南京油运公司工作已有24个年头。2008年被公司外派至大连海运公司,从二管轮做起,2013年10月任职辽河油126轮轮机长,之前在该轮代职大管轮近半年。盛老轨在工作期间能够以身作则,工作带头,不斤斤计较,并在工作中多学习多思考,带头做好本职工作。在他的带领下,船舶机舱管理水平不断提升,受到船东的一致好评,展现了长航油运船员的良好素质。
接班伊始,从了解情况得知,公司对该轮现状有些不满意,考核排名靠后。作为大管轮,他在轮机长的支持下,带领轮机部的一帮兄弟们力争尽快扭转船舶机舱面貌。
首先是统一思想。他利用部门会议及班作业会,讲明今天不好好干,明天就好好找工作,这种现状不能任由下去,必须打翻身仗,佛争一柱香,人争一口气。再者,机舱,乃至船舶工作只靠一两个人做不来的,必须依靠团队精神,人心齐,泰山移。思想上统一了,带来的是大家工作上的变化。
接下来自己带好头。俗话说,喊破嗓子,不如干出样子。他针对机舱太多积帐,从仓库入手,原先一工班仓库堆放杂乱,经过加班近一星期后,仓库备件码放整齐,并且货架油漆,贴好标签,重新清点登记;地板油漆后,使仓库感觉清爽,存取备件也轻松。其它工班仓库也很快整理成同样。
针对该轮机舱较暗状况,申请加装舱顶灯,灯具到船后,自己动手切割、焊接,加电装妥,使机舱明亮起来。由于之前主机垫床老漏烟,将墙面熏黑,为此,利用吊缸时机,及时给予解决。在船舶进行检修时,全船上下抓好每次检修质量,调整好主机工况,发现烟气泄漏,及时处理,还机舱洁净。一直以来,底层地板油漆难干,在轮机长建议下,大家齐心协力,将铁板搬上水箱层,清洁,刷干净后再油漆,吹干后再复位。带领大家将所有积油槽都铲锈,清洁,油漆,每次加班时,作为大管轮的他都在现场,带头干,分油机间由于排渣管路长期堵塞,造成脏、乱,且油味重。他及时组织大家拆管子,一截一截清通,油槽清理干净,通过一段时间努力,机舱面貌有了彻底改变。
他在履职轮机长后,面临新的工作压力,首先考虑的是如何使工作再上台阶。他在岸基技术人员的指导和支持下,开始查找不足,尽快适应岗位,将机务安全,人身安全放在第一位。他对船舶的防污染工作十分重视,总结以前外部检查,访船,考核以及自查中发现的问题,归纳在一起,确定具体负责人,通过检查落实,重申不可重复发生,在此基础上,要求部门每人想一条安全警句,部分警句写在宣传栏里。
积极做好部门外协调和沟通工作,和甲板部保持良好的配合,形成一个整体。在工作中,及时传达和完成岸基地各项工作指令。如对有关冬季抗冰的指令,及时带领分管轮机员逐条落实,现场查看,对工作未做到位,及时整改,不允许问题过夜。
作为轮机长,他能够带领部门员工正确对待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认真整改,对舱底有积污油,安排人员,分工分片,清理干净,缺少的标示及时打印刻字补齐。
一份耕耘就有一份收获。经过大家的努力,该轮在2013年底的考核中有了一些成绩。盛老轨表示,成绩只能代表过去,大家要在新的起点上,继续努力,为公司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话说沈水头
(柳汪洋)
长航珍珠轮的水手长沈明年方38岁,身高中等,为公司服务了近二十年。他曾在公司许多艘船舶上担任水手长,均受到了好评,并且在众多水手长中脱颖而出,成为他们之中的翘楚。他为人谦逊忍让,从不锱铢必较;他老实做人,并能善始善终。他做人低调,但是做事高调;他干活踏实,又能吃苦耐劳;他技艺精湛,而且无私奉献。他成为了大副最得力的干将和全船的楷模,以下四个方面可以粗略地反映出他的特色。
爱岗敬业、任劳任怨
沈水头是船上公认最累、最忙碌的人。他积极完成大副布置的任务,从不拖延怠慢。甲板上最累、最脏、最困难、最危险的工作不是由他独自完成的,就是由他带头去做的。
在最危险的地方往往能看到沈水头忙碌的身影。像登高作业这类极具危险性的工作,稍不注意就可能发生危险。由于长航珍珠轮生活区迎面墙及左右舷墙外挂锈水较严重,影响船貌,从2月23日到2月25日,沈水头充分利用该轮在锦州锚泊的时间,对生活区迎面墙及左右舷墙除锈、描窗框和打白漆。他仅带领一名水手,将工作软梯固定在驾驶台前栏杆上,使其一直垂到一楼甲板上。他让水手负责协助、保护工作,自己则系上安全带,爬到合适的位置上,把引缆一端系在驾驶台栏杆上,另一端往下送到合适位置。他系好安全带,调整姿势,进行除锈、打磨、刷底漆和2度面漆,并对玻璃边进行白漆的精细描画。尽管当时室外气温零下十几度,但是他依旧不畏艰险,多次来回爬软梯,并且经常调换软梯位置,最终保质保量地完成了每一项工作。一块块锈迹地打完白漆后,迎面墙的面貌焕然一新,十分美观。
沈水头身兼工会主席职务,积极完成船舶和领导交给的任务,利用靠泊国内码头的机会,到书店给全船船员购买杂志、报刊、碟片和体育用品等物品,船舶文体娱乐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
心灵手巧、技艺精湛
沈水头善于修理船上各种损坏的物品,小到门把手、自闭门铰链、抽屉拉轨、气动扳手等小物品;大到隔膜泵、洗舱机、绞缆机等机器设备。
去年11月下旬,长航珍珠轮从伊拉克装完石脑油,已安全驶出波斯湾,航行于海盗袭击的高危海域。在一天下午甲板上例行巡查时,沈水头发现主甲板上的6台绞缆机或多或少出现一些问题。他立即向大副汇报情况,大副决定从第二天开始修理那些问题绞缆机。
第二天,沈水头将甲板部人员分成两组,开始拆卸船首左侧缆机的刹车带。由于要安排人员在晚上值守防海盗班,故而参加缆机修理的人员有些紧张。尽管大副亲自出战,每组也才3人。沈水头、大副与一名水手为一组,负责拆卸刹车装置的传动销、刹车带,卸除磨损过度的摩擦片,清洁、检查各零部件;另一组则对缆机刹车、传动装置等部位进行除锈、打磨和打油漆。由于刹车装置传动销锈蚀严重,销子与销孔死死地咬在一起,想取出它并非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沈水头带领大家交叉使用除锈枪、松锈剂、铜棒、大铁锤。他第一个上阵,其他人则轮流上阵,终将缆机刹车装置的所有传动销取下。在拆卸磨损过度的摩擦片过程中,新的麻烦又出现了——部分紧固摩擦片的沉头螺钉的表面磨耗大,无法卸除。沈水头沉着应对,先錾掉头部,再用管子钳拆除,并且将两颗螺母同时旋在余下的螺钉上,再将两颗螺母并进,然后旋出剩余部分。另外,几颗紧固螺钉从根部断裂,沈水头则用手电钻在断裂部分重新钻孔、攻丝。经过一天的辛勤劳作,那台缆机的刹车装置解体、清洁、除锈、更换零部件和安装工作全部完成。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修缮绞缆机,沈水头身先士卒,以身作则,勇于挑大梁。他带领甲板部的一帮弟兄,起早摸黑,加班加点,每天早上07:45LT准时开工,上午11:30LT收工,中午匆忙冲把澡,用完午餐后,抓紧时间休息一下,下午01:45LT又投入紧张的战斗之中,直至天黑。经过6天的连续苦战,主甲板6台存在问题的绞缆机全部修理完毕。
除了在本职工作上表现出色之外,沈水头善于烹饪许多种家常菜肴。每次甲板部会餐都是由他亲自出马,亲自操刀掌勺。他的厨艺丝毫不逊于大厨,他做出的菜肴色香味俱全,地道的盐水鸭更是他的绝活,因而他备受赞誉。
勤俭节约、物尽其用
一直以来,沈手头始终奉行勤俭节约、充分利用的精神和作法。他把旧油漆刷子、废油漆桶、废绳子、更换下来的水龙带、报废的尼龙缆绳、废油漆桶和废旧的钢管等废品保存起来,等到需要时,将它们制作成有用的东西。
他变废为宝,在废漆桶打上特定的油漆,改成放在生活区里使用的专用垃圾桶。他把一节节绳子收集起来,长一点的用来系挡鼠板,稍短一点的当小扎,再短点就留给实习生练绳结。他把更换下来的水龙带截短,用来包扎缆绳易摩擦的部位。报废的尼龙缆绳用途很大,他既将其扎成拖把,又用其搞绑扎。
为了丰富船上的文体活动,他冥思苦想,另辟蹊径,把废旧钢管制成杠铃和哑铃,然后放到健身房。这样一来,船员健身活动的选择多了一些,同时满足了国外对船员文体生活的高标准要求。
长航珍珠轮曾长时间在中东地区航行,降雨极少,船舶因此一度出现工作淡水紧缺的现象。沈水头抓住回印尼卸油难得的机会,将左右工作淡水仓的4个导门盖打开。他迅速做了4张滤网,用螺丝固定,并且在导门周围布好警戒。在回程的途中,该轮共收集约120吨雨水,极大地缓解该轮缺水的局面,给以后的洗舱创造了条件。
克己奉公、无私奉献
在工作上,沈水头丝毫不马虎;在生活方面,他有他的特色。除了做好本职工作,他牺牲自我,服务大家。对于新进实习生,他不摆领导架子,而是手把手地教他们各种干活的技巧,丝毫不吝啬,直至他们学会为止。尽管船上已有两名实习水手,但是他毫不犹豫地主动将上岸游玩的机会让给水手和实习生,甚至替他们在梯口值班。
为了改善大家的伙食,沈水头隔三差五地到厨房给甲板部兄弟做一些下酒菜加餐。他每次都是利用下午干活回来的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到厨房准备菜肴。下午五点钟的时候,他干完活回来后,立即到厨房烧菜。这样一来,既保证了本职工作的顺利完成,也让大家吃好喝好了,同时提高了大伙干活的积极性。
从许多方面来看,沈水头无疑是公司众多水头中的佼佼者。因为爱岗敬业,所以他选择任劳任怨;由于心灵手巧,故而他训练出炉火纯青的技艺;因为勤俭节约,所以他做到了物尽其用;由于克己奉公,故而他甘愿无私奉献。无论是过去,还是将来,他一如既往,始终如一地为公司服务。对于“奋进中的油运人”的称号,舍他其谁?
记宁化411轮机匠长张如忠
(张希龙)
说起宁化411轮机头张如忠,扬洋公司无论是船员还是岸基人员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并且还会竖起大拇指说,这个机头,不错。
他,戴一副眼镜,觉的斯文,却穿着朴素,平时上岸要不是公司发的衣服,再不就是他儿子的校服。在船就更不讲究,工作服常常有破洞。除了工作,对其它基本不讲究。由此大家送了个外号-----侉子。
就这样一个平凡的人,在工作中,却一丝不苟,任劳任怨。他从2007年转岗自今,基本就在宁化411,412轮干机头。每次的发电机吊缸,只要他在,二管轮就轻松放心多了,二管轮负责缸头,他就负责下边的连杆等,吊好后,气阀的间隙调整,他盘车一圈,两个来回就全部调好。对发电机,他比有些二管轮还熟悉,用他自己的话说,以前在拖轮就玩的这种类型的发电机。我们开玩笑说,他是个优秀的----不带证书的二管轮。
他在船,每月的嘉奖,基本都可以看到他的名字。我们宁化411轮,机舱白班就机头一人,所以平时的清洁,保养,油漆等等,大部分的活要他一个人完成,他从来没有叫苦叫累,默默无闻的,任劳任怨的把机舱搞得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每次的脏活,苦活,他都抢着,争着干。一次,主机挖扫气进气箱,里面油泥多,等爬出来时,就只有两只眼睛不是黑的了,从上到下,都是油泥,后来在洗澡间用洗衣粉洗刷了一两个钟头,才从一个黑“熊猫”变回一个人。
他是个勤奋好学的人,船舶设备的检修,维护保养都是他学习的机会,他对机舱设备掌握得了如指掌,我们有时找个东西找不到,常常要问他,没有的工具,他也能想方设法,做出个专用工具。现在的电焊技术也提高很多,焊补管子等等得心应手,不在话下。
他是个平凡的人,敬业的人,爱船的人。转岗至今,每年他在船平均十个月以上,最长在船十四个月,在家有时才七八天就上船了。用他的话说,公司不叫他休假,他就不下船。没有机头岗位,干机工也行。就这样一位普普通通的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发光,发热,把自己有限的青春奉献给了油运,奉献给了航海事业。他就如同一颗小小的,不起眼的螺丝钉,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侉子,平凡中的伟大。物欲横流,人心浮燥的当今,正需要这样的正能量。我们尊敬他,他是我们学习的榜样。我们需要更多的“侉子”,油运公司也需要更多的“侉子”,社会更需要更多的“侉子”。
因为有正能量,平平凡凡的正能量,越来越多的正能量,所以相信我们的公司,会越来越好!一个和谐幸福的明天就在眼前!就在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