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德锋)
在寒冷的季节或寒冷的港口,船舶装运冰醋酸保温,是件头痛的事情,货物保温要求条件高(低于17度结冰,一般控制在20~30度),加温比较麻烦,因不能直接用蒸汽在加热盘管中循环对货物加温(防止高温造成货物聚变),必须先加温Slop舱的淡水,然后用热淡水循环对货舱保温,效率低,费时,浪费能源。
船舶传统的加温方法是:先在SLOP舱中加入30~40吨的淡水作为货舱加温循环水(传热介质),需要对货舱保温时,烧锅炉先将SLOP的淡水加温至60度左右,然后开SLOP舱的货泵将热淡水至各舱的加热盘管中对货物加温,盘管中的回水回到SLOP舱。
春节前夕,扬洋公司机务部指导人员上船检查工作时,十分关心船舶装运冰醋酸保温问题,和轮机长、大副就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本月7日,我们改变传统的保温方法,将货舱加热循环淡水变一级加温为二级加温,实践证明,货舱保温时间缩短一倍以上,加温效果非常明显。现以一组数据举例说明:本月6日在大连锚地,以传统的保温方法,烧锅炉12小时保温,10个货舱的温度最高只能加到24度左右(不能满足商检25度以上的要求)。针对这一情况,轮机长与大副共同研究,现场查看,决心改变加温方法,船员们冒着严寒到甲板拆盲板、装软管,经过改进后,仅用4~5小时,10个货舱的温度全部达到26~28度,满足靠泊后商检及港方要求。再也不为长时间加温达不到所需的货物温度发愁了,并且节能效果显著。
我们将具体的做法作介绍,同类型船舶可以借鉴:
就是将循环加热淡水变为在SLOP舱一级加热与在洗舱加热器中二级加热后,再供货舱循环保温。
操作方法与步骤:
准备工作:备妥4吋金属软管3根,(法兰直径均为220mm,其中2根软管长度5M,一根软管长度9M,船上已备有),在左SLOP舱中先加入循环用淡水约30m3,(因加热器在左舷,便于软管连接);
拆卸管系盲板、连接金属软管:
将需连接软管的6处法兰盲板拆开,将一根5M的金属软管与左SLOP舱货泵出口管和洗舱加热器进口的水管连接,应检查将洗舱泵进出口阀关闭,防止泄漏;将一根5M的金属软管与加热器出口水管和进货舱盘管的热水循环总管连接(接口都在甲板艉部步桥下方);将洗舱总管上的一只蝶阀及各舱洗舱水阀检查关闭,防止循环热水进入货舱;将一根9M的金属软管与货舱循环水回水观察柜出口管和SLOP货舱下舱总管(右舷)连接;检查加热器进出口水管阀门正常开通。
机舱烧锅炉供汽对左SLOP舱淡水加温,加温时锅炉调节燃烧速率使燃烧器油门开度为9左右,当货舱温度加热至30度以上时(高于货舱温度),打开1~2个货舱进加热盘管的循环热水阀,开启左SLOP舱货泵进行循环,循环水压调整为0.25MPa,检查循环水系统有无泄漏,确认正常后,将洗舱加热器上的蒸汽阀打开加温,此时锅炉燃烧速率调至正常燃烧(油门开度13~14),检查加热器出口温度(货控台上有温度表)控制在60度左右,温度过高,及时多开或全部打开各货舱进加温盘管的热水阀门。
保温过程中,检查左SLOP舱淡水有无增加减少,检查加热器出口淡水温度控制在正常温度内,一般循环淡水温度控制在65度以内,检查各货舱的温度,温度达到 25度左右停止该舱加温。我们用此方法保温,锅炉正常供汽(调节油门13~14),10个货舱全部一起加温,加热器出口淡水温度(循环热水)始终维持在55~60度之间,SLOP舱淡水温度维持在35度左右,保温效果良好,货舱温度从22度左右全部加温到26~28度仅需要4~5小时,操作也非常简便。
二种保温方法比较:
传统方法:对SLOP舱淡水一级加热,因该货舱加热盘管小,传热慢,对货物保温前,将淡水温度加热至50~60度就需要2~3小时,升温后,只能对2~3个货舱保温,多了,循环淡水温度跟不上,降到50度以下,保温效果更差,所有货舱轮番保温一遍所需时间很长,效果也不好。
另一方面,一级加热,用汽量小,锅炉需调小速率,也只能在9左右 烧重油速率太小燃烧工况不好冒黑烟,或造成锅炉熄火,只能将部分蒸汽他用或旁通,蒸汽不能全部有效利用,造成能源浪费。长时间烧锅炉,多消耗淡水,增加维护保养费用。
改进后二级加温方法:锅炉蒸汽可以全部利用,节能效果明显,可以减少货物保温时间1~1.5倍,并且能达到满意的保温效果,避免与商检货方不必要的纠分。大大减少船员的工作量。
结论:改进后,同样以南京-大连航线,周期7天,一个航次为例,气温环境相同的情况下,可以减少保温时间约20小时,节油4~5吨,如果在同类型的船舶及其他船舶推行,可产生相当效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