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恒星)
VIQ 2014 final master即通常说的VIQ6最终版于3月3日由OCIMF正式公布,终版与SIRE VIQ6 2013Edition版比较,在内容上仅有少量调整。与VIQ5(2012版)相比,VIQ6明显进行了廋身处理,其中CH1-般资料,CH4-航行,CH7-结构状况及CH10-通信几个章节内容变化极少,其他章节主要变化包括:将分散在不同章节的对同一设备或程序的相同或不同要求合并处理;删除少量过时的要求;对部分要求进行补充、完善,并增加部分新要求。本文针对部分改动较大且个人认为需要关注的内容和大家交流,为便于章节溯源同时避免杂乱,文章按不同章节区分但未标明具体VIQ编号,个人理解如下:
CH2:证书和文件
1、在VIQ5中,检查官发现访船间隔超过6个月便会记录观察项,现只要检查将不超过7个月均认为在合理范围内。
2、至少每年一次的船长体系复查中,任何缺陷上报后后,应有证据表明管理者给予相应的回复。
3、删除原来对船舶液货舱、压载舱、空隔舱等舱室定期检查的要求,省去测厚记录及包括液货舱、压载舱主结构图、修理及使用记录等部分文件要求;本章删除VIQ5中2.15关于出版物的相关要求。
CH3:船员管理
1、在防止船员疲劳的规定中,记录表格没有强制必须是IMO表格,但必须具备相关自动计算及报警功能,且岸基管理者应该能够进入该系统并查看每个人的作息时间记录情况,如果出现违反疲劳规定的不符合证据,管理者应及时处理并保留证据;完善记录船上与工作相关的所有时间,包括但不限于演习、开会、机舱巡回检查、锚泊、备车状态时机舱驾驶台、值班人员响应报警时间等。检查官随机抽取作息时间记录,通过对比其他记录判断作息时间记录的准确性;如果查到3天或以上时间内出现不符合,应记为观察项。
2、细化酒精毒品政策相关要求,增加内容包括,要求管理者制定血液中最大许可酒精含量,并建议人员值班前血液中酒精含量为0;未事先通知由第三方实施的酒精毒品检测应定期进行并记录,新增要求在公司体系文件中均有体现。
CH4航行
1、引水员登轮时的信息交换卡中除考虑拖轮系缆桩的许可负荷外,增加了还应考虑船舶导缆孔和系缆桩的最大安全工作负荷的要求;个人认为体系文件INM0502相关规定及表格设计需进一步完善、优化。
2、在驾驶台值班及瞭望安排中增加“锚泊”值班安排要求,公司体系有比较完善的规定;并规定:另规定,除靠泊期间及在坞内修船时外,其余时间驾驶台值班报警装置(BNWAS)都应该处于使用状态;另外,自动舵切换为手动舵的记录,电子手段记录同样可以接受。
3、增加船舶需具备VDR使用程序规定,确保在出现意外事故时驾驶员能熟练下载相关数据。建议体系文件中完善驾驶台值班人员VDR操作及培训的相关规定。
4、建议建立确保所有的海图、航行出版物及其他出版物在船、有效并保持更新的管理程序或系统。相关人员对预计航次相关的所有海图、航行出版物如航路指南、航标表、航海通告、潮汐表及其他所有相关出版物应确保更新,如果船上用的是电子版资料也应确保随时更新;关注电子版海图更新时相关要求,更新内容必须用与原海图一致的同色大写字母更正;其他航海资料的更正不管其原来是什么颜色字体,均应以黑白色大写字体更正。
CH5安全管理
1、应该能提供证据表明指定的船上保安员有能力承担与此相适应的工作,指定的保安员应该具备保安相应知识,接受过相关培训,并留有记录。删除STCW规定必须接受岸基的基本培训要求。
2、在事件/事故、不符合及NEAR MISS的调查及封闭程序中增加是否有相关调查及封闭行动的记录、报告要求。检查官可能会检查前24个月中出现的至少3次事故/事件/险情跟踪及封闭并汇报岸基的相关记录。
3、封闭场所和进入泵舱程序引言中增加封闭场所特点描述:有限制的进出开口;缺少合适的通风,及;非指定可以连续工作场所。包括但不限于货舱、双层底、燃油柜、压载水舱、货泵舱、货物压缩机室、隔离空舱、锚链舱、箱型龙骨、围壁空间、锅炉、扫气箱、空气瓶、生活污水柜,相邻空间,封闭场所的定义较老版有所扩充。
4、重新定义泵舱:既可以指货泵舱、压载泵舱也可以指燃油驳运泵泵舱。
5、出于人员保护考虑,建议泵舱及压载舱在可以使用担架时不建议使用救生背带。
CH6防污染
1、每条大于100总吨船舶或载有15人或更多的船舶都应有垃圾管理计划。计划应包括减少产生垃圾、收集、储存、处理垃圾的程序,包括相关设备的使用,应指定人员实施该计划;垃圾记录簿应按MARPOL ANNEX V附则规定填写;垃圾记录簿应保存在船并随时备查,通过记录簿应该可以查阅近2年的所有记录。
2、垃圾存储要求,不同垃圾应分类整理,存放的地方应干净整洁。
3、增加船舶能效管理计划要求,所有船舶应持有SEEMP计划,并取得IAPP证书;
CH8货物和压载系统-石油
1、增加船长必须清楚稳性手册中船舶稳性破坏最严重的情况时的相关要求。
2、对所有甲板部高级船员,要求熟悉货物系统及应急卸货系统的布置。
3、对货舱惰化后含氧量从原是否“满足IMO要求”规定为不大于8%。
4、如果只有在喉管附近的一台液压油管吊,船上是否备用一整套液压管备件的相关要求,何谓“一套备用高压软管”,如果有两根或以上完全相同的软管,该如何配备?或,对于有左右两台油管吊的VLCC来说,高压软管配备有什么特殊要求等疑问需专家解释。
CH11机舱和舵机房
1、需要文件规定执行无人机舱时人员进入机舱的相关程序,在船人员应该意识存在的相关风险,严格执行进出机舱相关规定。
2、规定船舶应参照"Recommendations on the Hazard Assessment of Fuel Changeover Processes"提供的指南进行燃油转换作业。
3、船舶备件清单是否完整且最新中新增“备件清单中应包括关键性备件的要求”。
3、关于绝缘垫规定,只有220V及以上配电板前后才需要绝缘垫,机舱其他设备的启动箱前面不需要绝缘垫。
4、轮机员应熟悉从驾驶台切换到机旁控制的操作程序,应急操车的操作规程都应在现场张贴,通讯设施应摆放在合适的位置并随时可用。
CH12总体外观与状况
1、船体应该无油渍,涂层破损在允许范围,无过多海生物。在备注中记录涂层破损的大致百分比或长海生物区域面积。如果船体有明显成片的油流淌过的痕迹,检查油类记录簿中是否有相应记录,如果这种油流的情况发生在白天,在甲板日志中应该也能查到相应记录。
2、船舶医疗室(如配备)是否干净整洁并随时可用。船上医疗室不应挪做他用,确保处于随时可用状态。
CH13冰区航行:
修改内容较多的是CH13-冰区航行,在极寒环境中(-25℃及以下)人员PPE的配备要求,如何确保驾驶台值班、瞭望人员及甲板值班人员保护,如何加强室外设备、管线、安全通道等设备设施的保护新增了相关要求,并对相关风险评估、风险控制、应急预案及操作规程的制定等作业新增或细化了相关要求,尤其对包括应急消防泵、应急发电机、救生艇及释放装置等应急应变设备是否随时可用,做了详细规定。因CH13章相关缺陷在本公司缺陷统计分析中仅供参考,故此次未做详细翻译。
以上内容为本人比较新旧版VIQ后的个人理解,还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