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集团门户    集团网群    公司邮箱    网站地图

 
 
热点栏目:
概况资讯党群船员商务
首页
>> 长航油运报 >> 第43期 >> 四版生活篇
写在《长江航运报》创刊60周年

发布日期:2014-03-18 字号:[ ]


老朋友

——我与《长江航运报》的情缘

(郜东恩)

就像歌词所言,“老朋友就像喝一杯淳淳的酒,温暖这我的人生相伴到永久。”

要说到《长江航运报》这个老朋友,缘分真的是由来已久了。今年春节,一则从北京发来的拜年短信把我的思绪一下子拉到了三十年前,一段段充满欢快笑语、恣意轻狂以及莫名烦恼的记忆碎片,像蒙太奇电影一般闪回在我的脑海里。在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的日子里,曾经的青葱岁月格外让人珍惜怀念。发短信者名叫刘汉俊,武汉河专的同学,也曾是《长江航运报》的一位编辑。在《长江航运报》工作数年以后,学工科的他硬是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新闻系研究生,从光明日报、人民日报编辑,直至中宣部新闻局副局长、《党建》杂志主编,一路的传奇经历也成为同学相聚时的美谈。

真正与《长江航运报》结缘还得从1998年说起,那一年我代表南京油运公司拖轮处参加长航报组织的“小言论写作培训班”,与公司油轮处及公司工会的两位同事一路辗转,来到长江与洞庭交汇之地——城陵矶。培训由《长江航运报》邀请的一位《长江日报》编辑主讲,几天的时间里不但让我们结识了不少仰慕以久的长航作家,也大大提高了我们对小言论的认识和写作能力。期间《长江航运报》的编辑要求大家用所学的知识各写一篇稿件,我联想到当时拖轮处停封船较多的情况,结合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法国世界杯,写了一篇题为《主力与替补》的小言论,受到了《长江航运报》章异凡老师的当场肯定,并对我的文章提出了建设性的修改意见。数日后,这篇文章发表在了《长江航运报》的头版,这也大大地激发了我的业余创作热情。

2009年我来到长航油运船员管理中心党群部挂职,分管宣传工作,因此也就有了更多与《长江航运报》编辑们交流的机会。两年多的时间里,打交道最多的要算已经退休的叶方举老师。虽然与叶老师素未谋面,但从叶老师的声音及语调里就能揣测出这是个负责任但又有些古板的老者。叶老师负责稿费的发放工作,由于玩不转QQ,每个月初,叶老师都会通过电话把上个月公司船员在《长江航运报》发表稿件的姓名、作品、稿费一一报来,没有丝毫差错。

2011年的7月,全部由长航油运船员组队的中国外运长航集团代表队,参加了在舟山举办的2011中国海员技能大比武活动,并以总分92分的成绩获得企业队团体第一名。作为随队的采访记者,我在成绩公布的当晚立即进行了新闻稿的采写工作,此稿件隔天便登上了《长江航运报》的头版。

上船工作后,《长江航运报》就像个不常碰面的老朋友,总会在你不经意间成为一个牵挂。每次休假时,我都会到《长江航运报》网站上浏览一番,只当去会会一个老朋友。

水天一线情

――《我与长江航运报的情缘》之我收藏的一期《长江航运报》

(金国伟)

驾驶着飞机在无际的蓝天上自由的翱翔,尽情地享受了阳光的沐浴;乘坐宇宙飞船穿梭在繁星之间,尽情地享受探索宇宙奥妙的乐趣,是多少人孩童时的梦想。年少时的我也常常做着这样的梦。这样的梦做多了,那与蓝天的情结便悄悄地钻进了我的心里。成为飞行员、航天员的梦想似种子般在心底慢慢地生根、发芽。

梦想成为飞行员、航天员的我,在高二和高三的二次招飞体检初检中,因裸眼视力达不到飞行员招收要求而被拒之门外,蓝色的梦想也至此而破。破碎的梦想化“蝶”而飞,飞进了我的躯体、飞进了我的血液、飞进了我的灵魂深处。她化成了我的兴趣、化成了我的爱好,也化成我对祖国航空航天的祝福。

九二年从学校毕业后分配到南京长江油运公司工作,成为一名“油运人”、一名“长航人”、成为一名海员,从此以船为家、以水为伴。从以前对蓝天的无限向往变成了以后对碧水有了一种别样依恋。

刚随船出海时,常望着那蓝天碧水在天边交结处,尽情欣赏着水天一线的美景。看着看着,便能做起梦来,想着船一直沿着眼线前行,行到水天交接处,折向上行便进入天空,成为一艘空际航行的船,由海的平面驶向无垠的天空,可来往穿梭于地球与诸星之间。梦醒时,那船依然只能在水面上行驶。

那时以为以后不会再与航天航空有任何交集了,何曾想到我所在船舶后来还为飞机运送过几次燃料,也算是给航空做过后勤保障。直升飞机也为我们船舶运送过伤病员、引航员。航海与航空也经常互为依托,相互支持。这些虽不能算是圆了我儿时蓝天梦想,确也能让我心里多了几份欢喜。

船上生活相对单调,茶前饭后翻翻报纸是很多人的选择。《长江航运报》是我们公司船船必订报刊之一,这样自一上船便与《长江航运报》结了缘。因为喜欢,这二十多年里也收藏了多份《长江航运报》。

喜闻《长江航运报》60岁的生日将至,打开自己收藏《长江航运报》,去闻闻当年的墨香。第一份便是出版于2012529日的第3635期(总4761期)《长江航运报》,映入眼帘的报道是《上海吴淞船工程公司圆满完成〈神舟九号〉辅助船设备加装工作》。文中主要报道了将要执行《神舟九号》海上应急搜救任务的三艘辅助船的改装施工事宜。我不仅要问自己,当初收藏这份《长江航运报》是何缘由?――也许缘起这份报纸、这则报道把一名“油运人”、一名“长航人”、一名海员与祖国的航空航天联系了起来,让我为自己所在的长航集团也曾为祖国的航空航天尽过一份责、出过一份力而深感自豪。

现在“神舟十号”早已飞了天,“玉兔”号月球车也已登了月,但我仍为收藏了这样一份《长江航运报》感到高兴。这份《长江航运报》里承载着一个人孩童时的梦想,这份《长江航运报》暗藏着一名海员的水天情谊。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最新文章
 
相关文章
·一线传真
·长航碧玉轮成功排除雷达AIS...
·“奋进中的油运人”征文选载
·大庆455轮主动参与马航失联...
·宁化422轮三天完成了3#发...
·公司召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
·讲安全 抓安全 保安全
法律声明|使用帮助|联系我们|RSS订阅
 
中国长江航运集团南京油运股份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Copyright©2002-2012 www.njtc.com.cn All Right Reserved
传真:(8625)58801195
网站管理: 电话(8625)58586114
技术支持:信息中心 传真:(8625)58801195
苏ICP备09095936号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