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皖军)
2013年9月,我有幸在雁顺轮执行武汉到南京的乙烯装载任务。当船上水缓缓航行至马当水道时,值班的老水手叫道:“看,小孤山.”顺着手指的方向,依稀看见一座孤立的山峰拦在水中央,“对,是小孤山,山上还有一座尼姑庙呢”我打趣道。思绪一下子拉到14年前的那个冬天。
1999年11月,我作为在校实习生有幸在长江62010轮担任实习水手一职。当时船舶航行至小孤山时,老前辈们都会打趣道小孤山上有尼姑,对面的彭郎矶上有和尚,和尚和尼姑遥江相望,很自然小孤山成了我们茶余饭后的谈资。那时拖轮船队任务紧,有时一月四趟临湘任务。上下水能见8次小孤山,渐渐的也就不觉得那么稀奇了。更觉得她象一座物标,一座导航的物标。随着长江管道的铺通,拖轮驳船的停封,大批的人员转向海上,小孤山再见一次更是难上加难。不禁觉得感慨万千。不仅是对往日辉煌的一种怀念,更是对长江的一种留念。随着一声汽笛声,思绪拉回到了现在。
我不又看见小孤山了么,还是在一艘中国自主建造的第一条现代化的远洋乙烯船上呢。而且以后的长江运输任务会越来越多。海进江乙烯运输任务也会越来越繁忙。随着乙烯市场的繁荣,长江沿线乙烯工程的不断建设,是不是也可以,一月见她8次小孤山呢。